檳城一直被公認為是華人最集中的州屬,但其人口在2013年已經被馬來人人口所超越。根據2019年的數據,馬來人佔了43%,而華人則是39%。

即便如此,喬治市依然是充滿各式華人遺產的地方,其中會館就是最能展現早期龐大華人移民在此生活的重要遺留之一。光是汕頭街就有三家會館:“周氏岐山堂”( Chew Si Kee San Tong)、“莊氏宗祠四美堂”(Soo Bee Tong Ch’ng Si Chong Soo)與“北馬惠來同鄉會”(Hooi Lye Tong Hneoh Hoay)。

“周氏岐山堂”的建築於1995年在老建築的基礎上落成。雖不知道它原本是什麼樣貌,但周氏在汕頭街的歷史悠久。據知他們於1891年就已經登記為社團,1915年召開宗祠大會,選購汕頭街建築為會所,2015年正好慶祝百年紀念

“周氏岐山堂”是新式建築。正面朝著“莊氏宗祠四美堂”,從“周氏岐山堂”玻璃窗上的倒影就能看到。

“莊氏宗祠四美堂”

在它對面的則是成立於1920年的“莊氏四美堂”,但1955年才遷移到現在這個位置,原本是在不遠的甘光內(Carnarvon Lane)。由於“莊氏”在歷史上一度改姓“嚴”,因而有“莊嚴同宗”的說法,“莊氏宗祠”也追隨2000年馬來西亞成立“莊嚴同宗會”的步伐,2007年改為“檳州莊嚴同宗會”。

“莊氏宗祠”原本牆上刻的字採用是“篆書”為主的形體,除了大門上的“莊氏宗祠”,左右兩旁則為“徽墨”和“錦繡”。雖然不清楚為何是這兩個詞,但感覺還蠻文雅的,畢竟“徽墨”是文房四寶的極品,“錦繡”則是華麗的絲織品。

大門旁的對聯則是則不是刻字,反而是另寫上去的,不知道是不是成立“同宗會”後才寫上的,分別為“錦帆遠達聯宗誼”與“繡幕宏開述旅情”。

頂樓外牆上有豎寫的“四美堂”三個字,不知道是不是加蓋的,用的竟是方正的楷體。另掛有新招牌“檳州莊嚴同宗會”,有題字人的署名,可惜我卻一直猜不著他是莊思X,用關鍵字也查不著,只得暫時作罷。

“北馬惠來同鄉會”

至於“北馬惠來同鄉會”,今年也不過73週年,但作為潮汕組織,是跟汕頭街最有關聯的會館了。同樣清楚寫著題字人“吳寶瑜”的招牌,還自稱“邑人”,我本不抱太大期望,但沒想到這人的資料竟不難找,也提到他擅長書法,應該就是他沒錯了。總之他是個從清代橫跨到國共抗戰時期的人物,最後在1967年逝世於台北。

至於同鄉會是怎麼得到他題字的?因為沒找到相關資訊,暫且打住。

也在惠來同鄉會旁看到“檳城音樂協會”的招牌呢。

在這裡也不得不提提“麗澤社”(Li Teck Seah),在周氏岐山堂不遠處、惠來同鄉會的隔壁,就有棟牆上還寫著“麗澤分校”四個大字,但這裡已經不是一所學校了。喬治市的學校在壯大以後,通常都會另尋校址搬遷到更大的空間去。麗澤社、麗澤A校、麗澤B校與麗澤分校目前就在喬治市古蹟區外圍的五條路社區(Macallum Street)立足。

“麗澤分校”

“麗澤分校”目前僅剩一個浮雕招牌在牆上。(未著色)

說實在我完全找不到現存至今“麗澤社”的功能與意義是什麼,這部分還有待更多資料補充。但從它1921年由孫中山追隨者創社的歷史背景來看,想必與“中華民國”的建國史有著密切的關係吧。

麗澤學校搬遷到五條路以前有許多轉折:1923年創校時是在鹹魚埕(Prangin Lane),鹹魚埕現在也不曬鹹魚了;兩年後遷徙到沓田仔街(Carnarvon Street)的獨棟建築,這建築現在還在,只是成了一所安老院;戰後,正校再被遷徙至港仔墘(Maxwell Road),這條路現已被1980年代開始啟動的光大計劃(KOMTAR)佔據,再後來所有學校聯通麗澤社才一起遷到了五條路。

1930年創校的分校原本就留在沓田仔街的獨棟建築,之後我就沒有更多的資訊了,所以不曉得為何汕頭街還有這麼一所寫著“麗澤分校”的建築。是之後再創立的分校呢?還是繼沓田仔街以後還有一次的搬遷記錄,實在沒搞清楚,但以麗澤學校目前有A、B二校再加上分校來看,說不定在當時是新開設的全新學校喲。

在街屋裡上課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