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封城期間,在歐洲美國無法出門的人們開始轉向股票投資,當時就有觀察到這檔號稱德國金融科技的代表,Wirecard。卻在當年的5月份,Wirecard傳出了財報不實的醜聞,KPMG拒絕簽證Wirecard的財報,並直接表示,帳上高達20億歐元的現金根本不存在,創辦人Markus被捕入獄,而另一個創辦人Jan則逃逸出境

Wirecard的股價在2020年5月底一天內跌到不到市值1元

在DAX30指數,Wirecard一度比德銀市值還高,股票卻一夕變成廢紙,當時鬧得沸沸揚揚,還牽扯了許多政治醜聞,時過一年後,德國電視台Das Erste跟幾家媒體聯合推出了以該故事為主軸的紀錄片,詳實的把這間近20年的「德國新創典範」Wirecard最大的醜聞故事一一揭開,可以看德文的朋友可以直接點擊下面的連結,非常推薦這部紀錄片

Wirecard - Millarden-Lüge 

----以下為事件的始末,從紀錄片整理下來,如果要看正片的人可以視為暴雷線-----

色情行業起家,賭博網站助攻,Wirecard成立三年便上市

Wirecard在2003年由Markus Braun和Jan Marsalek兩人所成立,Markus有著資管的博士學位,而Jan則是以他徒弟的形象展示在眾人面前。他們最早的業務並不是很光彩,主要是幫助線上色情網站可以向觀眾收費的機制,靠色情網站賺一波以後,很快的Wirecard發現了更大的市場:線上賭博網站

Markus Braum ,圖片來源:Handelsblatt

2005年,線上賭博網站在美國爆炸性的成長,當時別的信用卡公司還猶豫不前,Wirecard便開始涉足撲克,運動彩券,線上賭城等等,替這些網站建立付款機制幫助了Wirecard帶進了大量的業績。可惜好景不常,出乎眾人意料之外,2006年小布希簽署一條法律,信用卡支付線上賭場不再合法,Wirecard的業務首當其衝

Online Casion, 圖片來源:線上賭城

奇怪的事發生了,Wirecard並未有業績下滑的現象,反而從2005年在德國股市上市後,年營收每年呈非常陡峭的線性成長,幾乎在世界上找不到任何一家公司有相同的表現,當時創辦人Jan更開玩笑的說:我們想要多少業績,就有多少業績,然而這個業績是真的嗎?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事有蹊蹺

打從一開始就不老實了嗎?

一名德國獨立的部落客Jigajig是最早開始調查Wirecard的人,他的姪子在2003年時因為查詢了色情網站,收到高達兩百元的帳單,他一開始認為彈跳性的視窗加上線上收費的機制根本是詐騙的行為,便開始調查這家公司

隨著調查的深入,他發現Wirecard有大量的子公司,數量多到不可思議,當他發表一些跟Wirecard有關的言論,或是有所質疑時,他在網路上的留言便會被刪除,Wirecard的律師也會介入。他開始覺得事有蹊蹺,但同時他也接到了許多威脅,說到:「你再調查下去這可能對你有生命危險,我們不想要有人死在慕尼黑的Isar河裡 」

Tobias Bosler 圖片來源:Fritz Beck

除了Jigajig的懷疑以外,另一個早期的吹哨者是專業投資人Tobias Bosler,他在2008年時就發現Wirecard的現金流跟財報上的業績不合,當Wirecard一路業績長紅時,卻短少了幾億歐元的現金?他覺得這件事絕對有詐,便開始放空股票 

因為這件事,Wirecard在2008年的股票從最高點的10歐跌到4歐,Wirecard決定「出手」解決這件事

被Wirecard長期資助的知名拳擊選手Ahmet Öner,說到:「看到這個情形,我轉身問了Wirecard,那個叫做Tobias Bosler的人在哪?」Wirecard的人給了他地址以後,他便跟Wirecard的律師開車前往,「我們就給Tobias一些他沒辦法拒絕的選項」

Ahmet Öner

「我看著Tobias說,你搞這什麼破事?你不准用任何形式,在這個事件上發表意見,你這個混蛋懂了嗎?」 Ahmet說他當時把煙往旁邊一丟,朝牆上用全力揍了一拳,嚇壞的Tobais看著他留著鮮血的手說:「你說什麼我都聽」

不只人身威脅,Wirecard更向Tobias發動了法律攻勢,大量發給他法律文件跟並提出告訴,尤其是針對〈非法操縱Wirecard股價一事〉,即使他出示了大量的證明解釋Wirecard有詐騙之嫌疑,但卻仍在2010年收到了檢察官寄來的罰單,最終還被檢方逮捕,諷刺的是,德國檢方或是監管機構完全沒有對Wirecard進行調查,德國經濟週刊的記者猜測:「當時誰會想去調查一個正在大賺錢,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的公司呢?」

第一波大難不死,反倒再創傳奇 

過了2008年的事件後,隨著線上購物跟手機支付的興起,Wirecard從色情,賭博行業,跨足到其他產業,股價更一路上漲,幾乎成為德國股市的傳奇故事

德國終於也能建立這樣的公司了!一個科技為主,擺脫了過去這種舊經濟的思維,在數位化,金融新創的時代,德國沒有幾間公司,但我們有Wirecard –  經濟周刊的記者Melanie說到當時Wirecard最風光時候的形象 

Wirecard開始跨足到杜拜,當年一手建起杜拜辦公室的Dashiell Lipscomb說到「當年我們真的建立很棒的工作環境,也經手數十億的交易,我們就是個非常好的企業,跟矽谷的科技公司很像,好的社會褔利,好的氣氛,還有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我們甚至在杜拜贏得最佳雇主的稱號」,隨著杜拜的成功,Wirecard便擴張到印度,新加坡,菲律賓,南非,澳洲等市場,正式成為國際市場上,支付科技的一個重要的企業

然而在2016年,Wirecard的光彩顯然引來了更多的黑烏鴉,來自倫敦股票放空機構投資人的Zatarra Report又再度把Wirecard壓到水底,這次又是為了什麼?Wirecard又做了哪些事情呢?最後這些黑幕又是怎麼陸續爆開呢?篇幅實在太長了,我們下篇再繼續!


感謝你的閱讀,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按讚,點閱,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