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一門人類在意識層次對認知到的事物進行「統合」(unity)詮釋的行為。當我們指稱一個人正在從事哲學活動時,所指的並不是任何在普遍理解上難以察覺的意識狀態,或是像宗教祭司求神問卜一樣完全屬於「超自然性」的活動,而是指一個人對於自己意識到的層面(不論是外在或內在)中的部分事物進行邏輯性或符合當時普遍情感的連結與詮釋,這種連結與詮釋也必須是具有封閉性質的結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容納多數的個人經驗中的片段,但又不至於因為接受了過多的個案而產生自我瓦解或矛盾。

哲學將我們所能觀察到的與想像的到的加以整合,比如一種欲望與現實中對應的現象,飢餓與進食、匱乏與爭奪、戀愛與求偶,這樣一組事物關聯在了一起並在近一步給予詮釋,而成為這樣一種理論:「每一種我們人類內心所產生的慾望都會有一組相對應的行動」。這也就是哲學基本的建構原理,在一定的時空範圍或問題範圍內上述的理論可以容納了飢餓、進食、匱乏、爭奪、戀愛、求偶等諸多相異的概念或現象,而最終又總是能緊扣著慾望與現實之間的關係這一命題。

在理解自然宇宙這一方面,哲學與科學之間又並非完全相同,哲學所處理的是哲學家將已知的觀念及現象加以統合成一足以容納其命題的封閉理論,統合的過程中並不會而外出現哲學家預先沒能掌握的現象、觀念,即使是哲學家提出的不可知,也必然佔有一定的想像來確定不可知的存在。然而,科學家的理論在最先提出時便是為了面對未知而作的準備,科學家只能通過實驗或觀察的方式來確定理論本身的有效範圍,比如有某材質所製成的繩索必須施以多少牛頓的力量才能扯斷,這命題本身不是科學家所能預期的,而科學家面對這一未知狀況只需誠實說出命題的有效範圍即可,無須從新修改命題(修改實驗、觀察材料,則屬於提出新的命題)。而哲學在面對未知對體系本身的挑戰,在經歷了某個不可調和的特殊個案嚴重破壞以後,除了全盤放棄原先的命題外,否則就只能針對破壞性原則進行條件性的修補,已保持哲學命題本身既包容又封閉的特性,例如我們慾望與行為的關連不能由一種僅僅出現行為而沒有慾望在意識中產生的情況出現,像是呼吸或血液搏動等等,我們就必須給予我們原先的命題一個意識層面上的限制,而不能將意識中無法用慾望對應的生命現象歸納進去。哲學這一強調封閉性的特徵,並不是在於人類知性本身的自欺欺人,正好相反,反而是想透過統合的方式,將人類經驗或可想像性的片段加以組合成一座探索含有各種複雜可能性的未知橋梁,以便像各種的可能像踏出勇敢的第一步,而不至於在任何胡亂碰撞後仍一無所獲,就像孩提時代總會在碰到挫折以後對挫折的事物加以反省,形成一種未來面對相似事物時的人生準則。相比於哲學,科學本身在於完成目的,科學並不關心對已知事物的統整能如何與未知事物相互調和,科學只為設定好的目標去探索未知,將未知放置在命題的數據之中不加連結(詮釋)的加以呈現(或者說命題本身就是實驗觀察數據的連結詮釋,沒有進一步整合進其他命題已知事相的必要)。可以這麼說,哲學是人類意識上自我成長的本能,一個人如果渴望在自己的人生當中能夠擁有不斷統合一切由未知轉成已知的原則來加以豐富自己面對未知的勇氣,那麼他一生當中必然多多少少從事過哲學的活動(非學術上的),否則我們將會看到一個人到老都只能靠著膝跳反應生活,而沒有任何「意識」層次上的過程。(當然,一些膚淺的決定論者會否定我們能觀察出他人具有意識的這種想法。)科學則像是人類製作出來為了抵禦黑暗中隨時會出現的猛獸所製作的長茅,當他向黑暗中刺出那茅時,他只能確定在大概多少距離時戳中了野獸以及穿刺野獸表皮的觸感,但他仍無法確認野獸的真面目以及怎樣的戰技才能真正嚇退野獸,這一行為(也就是科學)僅僅提供了兩個「數據」,等待著哲學在已知世界中將他們加以整合。

哲學是在幫助我們認清已知或可想像的世界,它無法處理但卻能幫助我們面對完全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