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不只是臺劇!我們與公視的距離
撰文:王中富
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從2017年的《通靈少女》以來,臺劇逐漸跳脫八點檔鄉土劇或愛情劇為大的局面,逐漸發展出更深層的意義與創新的面向。批判畸形教育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反省社會與精神障礙者關係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一直到讓臺灣關注到羅妹號事件的《斯卡羅》以及在第56屆金鐘獎豪奪6項大獎的《天橋上的魔術師》,臺劇不再只是閒暇時的消遣,更著重傳達給觀眾的訊息。
這一切的幕後功臣,絕對少不了公視。這些影劇大多來源於政府標案,而公視不需要順應財團與市場的臉色,有更大的彈性能拍出兼顧品質與原劇本內涵的作品。於是近年來,標榜公視拍攝的臺劇口碑載道,漸漸成為本土影劇的品質保證。在我們享受創新手法跟震撼的劇情之時,可有了解過這些影視背後的「公共電視臺」是什麼?這獨一無二的媒體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聯繫?而我們與公視,究竟是近是遠?
這次,筆者想帶各位一起探討,公視與我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一、什麼是「公共媒體」?
無論科技如何進步、世事如何變遷,「媒體」都是在社會上最具影響力的存在之一。誰掌握了媒體,就掌握了受眾的想法。近年來,我們時常看見對媒體色彩的批判,譬如中天、三立都是首當其衝的新聞媒體。而這些媒體之所以有黨派的色彩,主要原因是其背後的勢力使然:企業、廣告主支撐媒體做下去,媒體就不免要受到上層金主的指揮或影響。那麼,我們能不能創辦一個既能堅持新聞製播專業與獨立性、同時經費又不會受到影響的媒體呢?
「公共媒體」於是誕生。諸如美國PBS、英國BBC、日本NHK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公共媒體。這些媒體每年賴以生存的款項都來自於人民,像英國與日本是對人民課徵電視稅,而美國與臺灣則是從我們每年的稅收裡自動扣除。錢從人民身上來,新聞媒體就不用擔心經費出問題,可以秉持最中立客觀的態度,提供給納稅人們最可靠的新聞內容;也不用擔心收視率的高低,更有底氣製播一些其他電視臺沒有本錢製播的小眾節目。
此外,全民供養的公共媒體也成為最能代表國家、幫國家打響知名度的媒體。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影劇製作。BBC的《新世紀福爾摩斯》和KBS的《冬季戀歌》、《太陽的後裔》等,在全球各處皆有忠實觀眾。公共電視的影視不只有娛樂功能,若能將風潮吹往國外也能形塑國際形象,甚至是像南韓一樣將其轉為不可取代的特色。
二、臺灣的「公共電視臺」
1998年7月1日,「公共電視臺」在被提出討論、擱置、民間請願等等18年的兜兜轉轉後第一次開臺首播。這是臺灣唯一一個受專法——《公共電視法》——所保護的電視臺。政府每年要從所有納稅人的稅金中播出9億「捐贈」給公共電視臺,以確保其經費的穩定;公視高層人選也要經由立法院依照政黨席次推派的15人小組間四分之三同意才能通過。這部法律確保公共電視臺能履行其隸屬於大眾的義務,而最大程度的減少被外部因素影響的可能。
其實公共電視臺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國中小遇到自然課會看《流言追追追》,對生活中的迷思做實驗,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自然原理;由黃韻玲主持的《古典魔力客》也常是音樂老師們介紹古典音樂家時的首選教材;甚至是無論童軍、家政、表藝領域都跨足的《下課花路米》,都在我們的教育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以上這些教育性節目,都是公視製播的。沒有收視率跟預算壓力的公視,有更大的彈性跟可能性能發展這些教育性的節目,也讓我們這個世代的學子多了一個學習資源跟上課放鬆的小確幸。
公共電視臺其實也已經扮演臺灣影視產業推動者多年了。公視每年都會舉辦「公視人生劇展」與「學生劇展」,累積到現在已經有超過300部作品在公視劇展上映,也讓缺乏流量或自製的影劇有更能夠被大眾所發掘與欣賞的舞臺。許多優秀的影視人才,諸如執導《斯卡羅》的曹瑞原導演和《天橋下的魔術師》的楊雅喆導演在公視人生劇展也都有成名作。對於整體臺灣的影視產業鏈來說,公視功不可沒。
三、我們與公視的距離
可是,我們真的與公視如此親近嗎?公視的節目跨足各式各樣、一般媒體不敢做的小眾領域,但我們又有多少人會在想接收新知的時候,直覺性的打開公視新聞臺?
筆者在正式接觸這個主題時,才發現公視的作品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並不少見,但其存在感與我們對它的依存感確並不明顯;除了近年來公視較大規模拍攝的戲劇跟上課時老師主動播放的教育性質節目以外,並沒有主動接觸公視的動機。這是筆者生活範圍內的狀況,不能總地概括為所有觀眾的情況,但筆者認為這也可以讓我們開始反思,公視作為「公共人民的電視」,與我們日常的距離怎麼似乎比其他媒體還要遠?又為什麼應該是最有公信力和可信度的媒體,卻沒有成為全民打開電視時轉臺的第一選擇?
其實這個問題,從媒體與受眾間的關係來看便不難理解。我們在前文也提到過公共電視不受收視率壓力及背後勢力之影響,能秉持自己的新聞自由或創作自由,而不需要迎合市場的喜好。但現實的是,很多公視所服務的對象——全體公民,往往更偏好刺激或更具娛樂性質的內容,而接收新知已經變成「看新聞」的次要目的(畢竟如果真的要更新時事,直接上網查詢反而更便捷也更詳盡)。在新聞方面,公視製播的更加公正確實的內容對於全民媒體識讀能力之影響微乎其微;並不是我們沒有資源可以查證、沒有更為客觀的新聞可以吸收,而是大眾對於真實性並不執著,導致媒體識讀很容易淪為少數人所高呼的口號,而難以被真正在「識讀」新聞資料的觀眾所落實。
對於公視新聞之於媒體識讀,乃至於全民接收資訊之習慣,是更深遠的話題,筆者打算先停在此。其實正如前文有提到的,公視因為近年來拍攝的劇集而真正躋身熱門話題之流,甚至能將風潮吹向國外,而它與我們距離最近的部分大概便屬此方面了。筆者承認,近年來的臺劇風拉近了我們與公視的距離,讓我們更認識、也更常關注公視,但是這件事對於公視來說真的是正向的嗎?影劇只是公視業務非常小的一環,其他有諸如新聞、前文提到的教育類節目、多元語言與文化的節目、益智節目等等,都並沒有因為劇集時不時帶起的熱度而收穫更多觀眾。當我們提起公視,若只會第一時間想起那些屢屢創下臺劇經費新高的劇作,這對於無死角服務全民的公共電視來說,真的會是好事嗎?還是說,公視會從原先「公共電視臺」逐漸變成觀眾眼中的「公視臺劇臺」,其他面向的節目反而會被公視的劇集壓縮?
四、結語
公共電視臺,作為屬於全體人民的媒體,時至今日依然堅守著它的角色。即使公視臺劇當道,他們的新聞依然中立客觀,各語言版本的頻道依然為其非主流的受眾而努力,節目依然排除受眾小的風險而開播。雖然公視近年來的發展會遇到政府標案金額超過每年預算配額,導致其開始有被政府斷銀根的風險,但總體來說,筆者相信公視是走在一條逐漸優化、崛起的路途,也有更多人注意到這個難能可貴的媒體。或許,下次再打開電視,我們可以先轉到公視頻道,說不定能發掘到耳目一新的體驗!
- 下架公視?台灣需要「公共媒體」嗎?【記者真心話】Vol.6-公視P#新聞實驗室youtube頻道
- 台灣公視與「宮」視的距離:公視=官媒?大外宣?國際影音平台?【記者真心話】Vol.7-公視P#新聞實驗室youtube頻道
- 『公共電視可不歸政府管!?公共與自主,公視是如何生存的?』 - 木擊者-Taiwan Bar youtube頻道
- 公共電視台-維基百科
核稿編輯:周永秦 行銷編輯:高珮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