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時曾經整理過一篇與檳威大橋車禍相關的文章,但當時的我對檳島(Penang Island)周圍的海域並不熟悉,只知道那場恐怖車禍把一台車子撞落大橋,造成19歲的司機喪生。當時許多新聞都圍繞在討論大橋的防護欄問題,以及車子落水後的逃生技巧等等。

3年後的今天我才生平第一次乘船從大橋附近的一個漁港出發,穿過大橋的下方前往中途灘海草床去參與協助收集研究素材的工作。從一名海洋研究人員口中才知道,檳城海峽的水並不深,大概只有五米。車子要是從大橋上被撞落,應該會一頭栽進水底的爛泥裡。而且爛泥會讓水變得渾濁,即使戴著潛水護目鏡都看不太清楚。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般人都很難逃生。

清晨從檳威大橋旁的漁港出發。

正是這麼淺的海域,檳城海峽上才有辦法建成兩座堅固的大橋:檳威大橋(13.5公里)與蘇丹阿都哈林大橋(24km)。這兩條銜接檳島與威省兩地的大橋,在自由港地位被取消以後成為維持檳城兩地工業業經濟的要道。

而在檳威大橋以北的地方有一處豐富的海草床生態,是介於檳島與威省之間的淺灘,稱為中途灘(Middle Bank)。漲潮時海水會將中途灘淹沒,只有退潮時才會讓這片125英畝的淺灘浮現,因此在這裡開船的漁民都會特別注意。

中途灘海草床是目前馬六甲海峽上僅存的大型海草生態系統。長久以來周邊城市的發展已經影響中途灘的生態,不過,2004年印度洋海嘯對檳城帶來的重創,奪走了52條生命,卻也為這篇海草床帶來了生機。據說絕跡了的生物在海嘯後又重新被發現了呢。

海草床上非常常見、陰暗的環境下會發出熒光的海葵。

在海草床與檳威大橋之間還有一座小島,被命名為Pulau Gazumbo。它是1985年以前檳威大橋建造時的挖沙作業所致而浮現的一座人造島。我以前開車經過檳威大橋總會看到這座無人島,沒想到有天竟然可以踩在這片土地上。

可惜的是,這座心形小島上堆積了許多附近飄來的垃圾。過去有研究者曾在這裡發現寄居蟹把保特瓶當家。惟垃圾數量實在太驚人,有志願者想要發起撿垃圾運動,但常年在那裡做研究的海洋學家卻說,估計花上五年也撿不完。

更何況,在你撿垃圾的時候,更多的垃圾依舊不斷地從市區飄來。


遍地垃圾的Pulau Gazumbo。

Pulau Gazumbo的外圍在漲潮時還是會陷入一片泥濘。

今年檳城州政府終於計劃將要將中途灘這片海床憲報為海洋生態保護區。惟要將這片只在特定時候浮現的土地進行保護,同時提醒周遭居民其存在的價值、又得確保不會被聞風而至的觀光客所破壞,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採集工作結束後回來,跟朋友分享了這趟有趣的旅程,他只回了句:“恭喜你,你完成了一樣絕大多數檳城人都沒做過的事呢。”

只是,踩在充滿生命的泥濘裡,心裡依然覺得人類真是罪不可赦的破壞者。

回程路上遇到繩索斷了無法回航的漁民,於是船主協助把他的船隻拖回岸邊。遠處可見檳威大橋底下垂釣的漁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