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Resignation - 疫後大辭職潮
最近有一個英文新名詞:Great Resignation,不知中文應該如何翻譯,Google Translate 竟譯作「偉大的辭職」!真令人啼笑皆非。姑且先譯做「大辭職潮」,意指經過兩年疫情,經濟開始恢復,卻找不到足夠工人,不少國家都出現勞工短缺,據報導是大量員工選擇離職,但有別於過去的一般轉工潮,今次的大辭職潮出現不少人離開傳統職場,導致勞動人口參與率下降,變成有工無人做。
為什麼會出現大辭職潮?原因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是疫情促成了網上工作,開啟了不少新工種或新創業途徑,不一定再需要在傳統職場打工 (如以下youtube - DW, 2021)。
勞動人口參與率下降
勞動人口參與率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是指在職及在尋職的勞動人口數佔全部15歲及以上人口數的百分比 (方程式1),過去勞動人口參與率一般只會出現緩慢變化,如人口老化導致勞動人口減少等,但疫情爆發後,有不少國家的勞動人口參與率出現急跌,即使疫情緩和後,參與率仍沒有回升至疫前的水平,反映有部份勞動人口在疫後決定離開傳統職場。注意:勞動人口包括失業人口,但不包括離開職場人口,因為失業人口的定義必須在過去30天有找尋工作 (方程式2):
方程式1及2 - 勞動人口參與率及失業率
圖1,2,3是美國、英國和香港的勞動人口參與率,三者皆見參與率在疫後下跌差不多1%。美國的由2020年尾的大約63.5%跌至2021年11月的61.8%,英國則由79.8%下降至78.8%,香港的勞動人口參與率一直較低,疫後進一步下跌,由61%跌至59%左右。
圖1 美國的勞動人口參與率。來源:Trading Economics
圖2 英國的勞動人口參與率。來源:Trading Economics
圖3 香港的勞動人口參與率。來源:Trading Economics
不要小看這1%的跌幅,以香港為例,2020年的勞動人口參與率為59.6%,比2018年下降了1.6%,代表勞動人口同期減少九萬多人,至2021年的9-11月期間,勞動人口在不足一年間再減少五萬多人,他們都不是失業,也不是移民,而是決定離開職場,原因不明。圖4可見在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參與率持續下降,但即使在2021年疫情有所緩和,但參與率卻沒有恢復,反而繼續下跌,似乎有很多人在疫情爆發後陸續離開職場,一去不返。
圖4 香港勞動人口數及參與率,來源:統計處 (2021)
失業率持續改善
必須指出勞動人口參與率的下跌不代表失業人口的增加,相反,近期各地的失業率均有明顯的改善,不少國家的失業率已回到疫前的水平,甚至更低,有的更低於自然失業率的4% (圖5)。
圖5 全球十個經濟體的失業率,來源:OECD data (2021), 香港統計處 (2021)
然而,失業率的下降不一定表示就業人數增加,正如上述的大辭職潮出現,當勞動人口數和失業人口數同步減少,即使就業人數不變,失業率仍會下降。圖6是一個例子,當有5名失業人口轉為離開職場人口,失業人口減少50%,勞動人口亦同樣減少,但幅度相對較少,只減5%,失業率仍會下降,但幅度少於50%。因此,各地近期的失業率有所改善的部份原因是來自大辭職潮把基數減少。
圖6 勞動人口參與率及失業率與離開職場人口的例子。
失業率是一項最難理解的統計數據,一方面它是根據被訪者的口頭回覆在統計前7天內是否在職或賺取薪酬或利潤而工作,若否則在統計前7天內是否隨時可工作及在統計前30天內是否有找尋工作 。換言之,失業率受被訪者當時的尋職意願決定,若他/她認為自己沒有在過去30天內找尋工作,他/她便會被視為非失業人口,亦非勞動人口,即不會影響失業率。有待業經驗的人都會同意,在一段頗長時間內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的話,有時會暫停找尋工作一段時間,那麼他/她就不被計算在失業率中,亦不計算在勞動人口中。
參考
香港統計處 (2021) 表7:按性別劃分的勞動人口及勞動人口參與率,https://www.censtatd.gov.hk/tc/web_table.html?id=7#
OECD (2021) Data - Unemployment Rate. https://data.oecd.org/unemp/unemployment-rat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