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分析在這幾年相當熱門,到底這個部門在做些什麼呢?行銷部門是典型公司最花錢的部門之一,把錢投資在越有效的管道,建立越強大的行銷策略,就是行銷主管最在乎的事情,所以行銷分析的目的說穿了只有一個:分析並找出最佳績效的組合

這件事有什麼難的呢?以Flixbus這樣跨國的電子商務來說,每年行銷預算通常都會高達上億台幣,至少有20~30個行銷通路,從線上的關鍵字廣告,Youtube,聯盟行銷,到線下的電視廣告,戶外看板,廣播等等,每年行銷活動的數量高達上萬種。如果每個行銷活動是一顆石頭,把石頭扔到平靜的湖裡,我們可以很容易觀察這個石頭造成的漣漪,但如果朝湖裡丟很多很多石頭呢?我們就很難看出,哪顆石頭造成的漣漪大,哪顆石頭造成的漣漪小

行銷活動的目的就在於激起消費者的反應,但我們要怎麼判斷這些漣漪有多大呢?

從後衛到前鋒,投進球每個人都有功勞?

想像一場籃球比賽,後衛搶到球,中鋒運球然後傳球給前鋒,前鋒在籃板下投進了球,這一分是哪一個人的功勞呢?有些人會說:前鋒投進了球,是前鋒的功勞。有些人會說:後衛先搶到球,後衛應該拿這個分。教練則說:那每個人都應該有功勞

得分了,誰的功勞?

行銷活動跟打籃球一樣,我們把消費者的每一次下單都當成一次得分,那這個消費者下單之前看到的電視廣告,查過的關鍵字跟在網站上的瀏覽就分別像是後衛,中鋒,前鋒,那得分的功勞給誰?

有相當多種的分配方式可以使用,不同業態都有自己適合的做法,常見的有幾種:

Last Touchpoint (把功勞全給最後一個節點)

投籃的人得分,最後能帶進客戶的行銷活動最重要,這種常見於以APP安裝為目標,訂閱制的業態,缺點是容易忽略以品牌宣傳為主,而非轉化客戶的行銷活動

First Touchpoint (把功勞全給第一個節點)

搶到球的第一個人得分,最先吸引到客戶的行銷活動拿到全部的功勞,通常假設吸引客戶注意相當困難,所以第一個跟客戶接觸點會取得最多功勞,通常相當難以定義“何謂第一個節點”,所以蠻少公司使用

Average (大家均分)

每個人都得到1/3的功勞,聽起來公平,但商業邏輯上難以服眾,因為完全沒有考慮到每個節點的品質,也就是忽略了行銷人員在活動品質上的努力,單純切西瓜的分法

U-Shape (最前面跟最後面的節點功勞最多)

這是前兩個方法的合體,最先吸引到客戶,跟最後讓客戶下單的兩個節點分掉最多功勞


以統計模型計算MTA (Multi-Touchpoint Attribution)

Multi-Touchpoint Attribution 多節點的分潤統計模型是近年來相當受歡迎,目的在於理解消費者在購買前,每個行銷活動能“增加”多少消費者購買的意願,再根據這個“增額的可能性(Incremental Possibility)”來去分配每個行銷活動該得到的業績,作為績效的基礎


MTA有許多統計模型都可以做,常用的有以神經網絡系統(Neural Network)為基礎的LSTM模型,或是以隨機森林為基礎的模型,但基本的概念都很相似

以剛剛的籃球比賽來說,我們可以搜集上萬場比賽的數據,不管有沒有進球,把每一個節點都記下來,可能會看到好多個不同的軌跡:

  1. 後衛 > 中鋒 > 前鋒 > 進球
  2. 後衛 > 中鋒 > 沒進
  3. 中鋒 > 前鋒 > 沒進
  4. 後衛 > 前鋒 > 進球
  5. 後衛 > 進球….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去比較,有“後衛”跟沒有“後衛”的軌跡上,進球的機會會差多少,當數據越多,母體越大,我就可以算出,“後衛”這個角色對進球的貢獻能有多少,同理,中鋒,前鋒的貢獻也能算出來,甚至不同軌跡組合下,誰貢獻的比較多也是可以算出來

把這個場景應用到行銷活動的分析中:Facebook 廣告,關鍵字廣告,關鍵字搜尋的效果都可以一一的劃分出,把這類的模型建起來以後,我們就可以知道,每個消費的軌跡中,行銷活動扮演的份量有多少,這些數據就可以用來決定預算了嗎?

問題沒有這麼容易解決:那沒有辦法追蹤到的節點呢?不是線上的行銷通路呢?那些根本不會有點擊的Youtube廣告呢,他就沒效了嗎?Facebook, Apple都不給數據了怎麼辦?隱私法規的保護讓我們失去許多用戶數據,怎麼辦?

怎麼衡量“不能被追蹤”的通路呢?我們下篇繼續討論何謂Marketing Mix Measurement (Marketing Mix Modeling)


感謝你的閱讀,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我們按讚,分享或追蹤我們的專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