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回到這篇一貫的主題,答案就在階級抹平中,所帶來的鄙視。簡單說,自由派往往不去看保守派的理論,就筆者所見大概都是看導論的程度,反過來保守派能提理論的,通常都是從左翼一路「被」轉到右翼的人。不懂這其中道理者,可能永遠無法理解保守派的成形,來自於「對既有的美好事物保有尊敬」上。
E

上周提到自信這些,這周來提一下消費主義的問題。

這邊就先提一下狼性,為什麼中國10年前看起來年輕人侵略性十足,現在突然全部都躺平了?

表面上,這是出不了頭的憂慮,左派會解釋成為資本被壟斷,階級固化的結果,右派通常用政治腐敗、不夠透明開放的市場造成的競爭不足。

但我們回到階級辨識上就會很清楚,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造成的結果,就是所有階級都是韭菜,統治者極少的狀況。加上共產黨擔心政權不穩,非常努力地到處打壓新興階級的興起,只要看起來有任何可能產生階級差異的存在,就要摧毀,變成除了共產黨是天大地大,其他都是螻蟻。

中國回歸叢林法則,贏者全拿輸家躺平

現實不是這樣運作,人與人之間除了趨同的動力,還有趨異的心理。說白點,就是人會想要互相求取認同,處在一個團體、組織之內(社會階級化增加),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與眾不同,有跟別人不一樣的小小優越感(個人階級化提高)。

這造成,你到底要怎樣表現自己的地位?只好透過消費了。

這就是狼性的由來。中國沒有宗教跟道德約束,所以為了賺錢無所不為,畢竟錢是最直接的階級辨識度,有錢就可以提高物質生活,想幹嘛就幹嘛。既然有錢就是道德,那人人有狼性就是最佳選擇。

《讀心神探》,2010。版權:香港翡翠台。

這結果就是叢林法則,在有超強公猩猩的族群中,最年輕的猩猩交配機會少,如果連吃的都被強壯的公猩猩搶走,自己連變壯的機會也沒,最後乾脆躺平隨便你,反正怎麼看都終身無望。

這是一個無道德的國家才會有的狀況,共產主義消滅傳統價值後的必然現象,擁有狼性的族群奪得了大量資源,就不會想要再放出,當中國又不是一個法治國家,特權橫行下就會這樣,下一步就是人口減少,直到有狼性之後的世代連戰鬥能力都沒有。

然後為了避免內部危機大亂鬥,就會把鬥爭導到外部。這也是中國現在對外侵略性越來越強的理由,背後的根本性因素。

台灣社會仍存傳統價值,有文化資本對抗消費主義

回來台灣這邊,消費主義的問題為何是我們要注意的?因為人的階級辨識必須透過消費品味來確定,不然一樣是蒸餾酒,白蘭地、伏特加、蘭姆跟高梁酒,請問各位想到這些酒款時,你想到的是誰在喝?為何去喝?你真的確定,這位年輕人選擇了某款酒,是因為他真的超愛喝,還是單純的想藉由消費定義自己的位階?

表面上我們是尊重各種選擇,實際上每個不同階級的族群,都有自己的喜好品味,而且彼此都會相互有看不起的地方。但以食物酒水來說,好壞是可以定義的,透過經驗的積累,想要培養出對吃的判斷,是能夠建立出的。若不是這種家庭背景培養出的品味,一般人怎樣加入?還不就努力學習。

問題是,我們既有的階級,像前幾篇講的,若辨識度變差,那你還有加入既有組織的動力嗎?

若消費變成定義的方式,那麼吃穿用的好壞就不再是使用者定義,而是媒體宣傳、資本家們來替你定義,最終就會走到中國那一條路上。台灣很難變這樣的理由,在於傳統價值還是很牢固,左派努力拆掉既有習慣的作為,受限於政治能力太差,往往都做不到,或是一時之間可以取得成果,而難以維持。

但難度高不代表就絕對不會,因為這些年透過網路,新興媒體的宣傳,我們對於階級的想像越來越直接。

媒體發展與階級消解複合影響,以政治傾向廢人的全球化

這意思是,年輕世代會覺得「高階級就是因為有錢」,所以只要有錢可以買到跟這些位階相同的人使用的物品,那自己就是同一階的人。這不是只有在台灣這樣,歐美各地也都有類似的情況,而傳統習俗越重的地方,越沒有受到全球化干擾的地區,受災狀況就越輕微。

年輕人會如此,是因為欠缺自信,畢竟經驗跟能力都不足。若從小接觸各種基層組織運作,有良好的人際網路,那麼很快就會發現狀況不對。為何階級常常由職業定義?因為社會分工造就專業差異,你不會想要給無能的醫師看病,更不會想把小孩交給毫無教學能力的老師。

一旦進入職場,學生也會發現,老師傅之所以可以賺到錢,多半就是因為功夫好,不是他跟誰官商勾結。而自己的功夫夠嗎?實技類的項目根本不需要講,做了就一清二楚。各行各業都有類似的狀況,所以才會成為階級交錯,但又可以彼此分辨的社會。

而我們把各種辨識標籤都拆掉後,現在成為相當平整的狀態,這也是一種欠缺人與人相處的結果。當我們沒有實際認識這個人,只是單純從媒體得知,那自然會受到嚴重的干預,若此人不受媒體喜愛,甚至是被政治意識不同的花錢攻擊,你會判斷失準也是很合理的。(複習一下政治不互信

當媒體都是自由派或是自由派影響的,很自然地就會把政治扁平化思考,這必定會極化,把複雜的政治人物行為,拆解到二元對立方便民眾視聽。網路興起之前,訊息傳播透過電視也很慢,一周難得一兩個大事件,夠每個人花時間去討論,現在議題流動快,媒體更會逼政治人物快速表態,大家都只記得那個印象。

這造成,以往我們對政治意識形態的判斷,跟當事人的人格是分開看的,政治意識形態影響的是體制跟社會運作的看法,但此人的做事風格、能力高低、誠信與否,並不會跟政治意識直接或全面關聯,而現在不僅僅台灣,全世界都有這種用政治意識去全面認知某人的傾向,這不如說是求速成的結果,更可以說是全球化的後遺症。

只求政治支持的速成,把搞破壞包裝成社會正義

所以上周筆者為何說自信不足?越年輕的世代,經驗當然累積不夠,技藝性的能力會比較不足,理所當然。

但我們的傳媒透過聳動的敘述,政治人物想要糾集支持者,就很容易走到標籤化反對者的路上。透過將反對者妖魔化,合理化自己能力差的因果,以為政治上勝利,就可以全面性的得到自己應得的。

也算是經典題目了,猜猜答案是什麼?下週公佈(編)。《憂國的拉斯普金》,第二集,152-153。伊藤潤二,東立。編輯自藏書

畢竟,誰不想要速成?只是我們有點年紀的都知道,將少數運氣好的範例,幾個透過官商勾結舞弊的例子,當成普遍性的制度缺失,試圖為了堵住小洞,把整座水庫打掉,是很奇怪的。

所以,是誰要你專注在那個小洞,並強調不快點把水放光光,將水庫拆掉重建,明天就要大難臨頭的?


編按:

1. 宅編個人看法,「有錢能夠為所欲為」這種想法在缺乏傳統階級、新興中產階級興起的社會最容易發生。中國、香港、台灣乃至新加坡,在近代都有階級重建的狀況;香港更是大量移入難民重建的城市,上層階級又一波波移出(港人鄭立更認為2003後的香港是最討好中產階級的一個時代,直到2019)。

2. 除了台灣民意基金會有做過飲酒民調以外,2021年政大選研也接受委託做過飲酒習慣民調。以高粱一項為例,主要喝高粱的族群,自認是中國人與支持儘快統一的比例皆遠高於該項平均值。詳見連結第30、31題。

3. 為了吸引讀者,媒體本來就有使用簡化標籤的傾向,一個典型例子是蔡英文2016年當選總統,更傾向保守黨的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其為東方柴契爾,而《泰晤士報》則稱蔡為梅克爾,都是套用一個易於辨識的典範形象(但對台灣相對熟悉的日本媒體就不會用這種作法)。

而當代媒體的發展的確是傾向於吸引讀者或引導讀者的作法,要大於傳達事實。前輩記者曾跟我討論,說以前的報導(不是評論),標題是不會用問號的,但現在卻非常普遍,和他受過的訓練不同。平面媒體都已經學到內容農場的下標方式,台灣電視媒體則是呈現方式明顯綜藝化,這些問題還不算難以識讀,複雜的論述與敘事和印象式的引導更值得思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