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封城、奥密克戎变种持续席卷全球、美国国会骚乱一周年以及本周更多重要故事

Aerial view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queuing up for COVID-19 nucleic acid testing a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during a snowfall on December 25 2021 in Xi an,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西北工业大学校园内的核酸检测点

2022年的第一周,中国西安封城防疫已超过半个月,在严格的封锁措施之下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发民众不满;另一方面,全国多国亦继续受到新冠病毒变种奥密克戎的威胁,美国单日新增破百万,英、法、印度等国病例也在激增;立陶宛总统塔纳斯·瑙塞达表示,以“台湾”之名开设代表处是一个错误;中国经济在收支两方面压力加大,地方政府财政困境频现,2022年的前景充满未知;美国国会骚乱一周年之际,众议院特别委员会仍在通过调查寻求填补回答一些重要问题,其中五个问题最为关键。

刚刚过去的一周,BBC中文网以下新闻内容受到读者关注,我们带你一一回顾。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自12月9日至今,西安市已报告有超过1600宗确诊,是中国最新一波疫情的中心。

中国西安市在最新一轮新冠疫情爆发下采取的一些紧急强制措施引发民众的不满,亦令这个总人口近1300万的城市的防疫状况持续成为关注焦点。

西安市是中国大陆目前新一波疫情的中心,而当局已经采取了相当激进的措施。

已经封城两个星期的陕西省会仍然持续出现各种与防疫措施相关的问题,包括受隔离民众粮食供应不足、检疫人员与民众冲突等事件。

周二(1月4日),在西安全市开始新一轮核酸检测之际,官方的疫情防控大数据手机软件“西安一码通”据报因流量过大而崩溃,民众的疫情防控码无法显示,是最近十几天内的第二次。

该市自12月23日开始实施封城,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但是连续超过一周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破百,直至1月2日才略有下降。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西安居民发表评论批评当局,称仍然不知道西安疫情是“怎么爆发的”,“传播链到现在都没搞清楚”。

之前疫情最严重的雁塔区区委书记和区长双双遭免职。

在严格的封锁措施之下,多名孕妇或危重病人在社交媒体上抱怨他们遭到医院拒收的经历,这在中国引起民愤。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占美国病例近三分之二。

新冠疫情已经爆发两年,但目前变种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仍在持续扩散。美国周一(1月3日)报告了创纪录的超100万新增病例。英国、法国和印度等国的病例也在不断增长。

面对病例激增,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不会在英国实施严格的封锁措施。法国总统马克龙则警告,他打算让未接种新冠疫苗的法国人的生活变得困难。

美国新冠病毒新确诊病例超过100万例,官员警告称,奥密克戎病毒快速传播的激增高峰将到来。

英国的新冠确诊病例也在不断增长。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周二表示,因为奥密克戎变种病毒,英国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英国可以在不关闭经济的情况下承受病例激增。

周二(1月4日),法国单日报告新增271686例新冠病例,这是法国自疫情以来记录的最高单日感染人数。法国总统马克龙警告,他打算让未接种新冠疫苗的法国人的生活变得困难。

印度最大的城市、首都德里和金融中心孟买病例激增,该国迎来第三波疫情。

印度周三报告了58097宗病例,一周内增加了6倍。专家称,这是由奥密克戎变种引发的。其中近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来自德里和孟买。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

立陶宛总统塔纳斯·瑙塞达(Gitanas Nauseda)周二表示,以“台湾”之名开设代表处是一个错误。此话一出,就令这个不足300万人的波罗的海小国再次跃上两岸争端的风口浪尖。

中国媒体几乎清一色地以“立陶宛总统认错”为题,强调立陶宛承认犯下错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日表示,“认识到错误是正确的一步,但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纠正制造‘一中一台’的错误行径,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轨道。”

立陶宛去年批准以“台湾”之名在首都维尔纽斯设立代表处,打破了许多地方以“台北”之名设立相关代表处的惯常做法。瑙塞达总统的话看似为立台关系带来转折,但分析认为,这番言辞只不过反映了该国政界内部的摩擦,而立陶宛总体对台政策并未改变。

欧洲议会前政治顾问、目前在台湾从事欧台关系研究的冯儒莎博士(Zsuzsa Anna Ferenczy)对BBC中文说,“(立陶宛)在国内和外交政策上的内部摩擦仍将持续,但在继续扩大与台湾的务实合作上,瑙塞达总统和政府之间没有根本分歧。”

立陶宛坚信允许设立“台湾代表处”并未违反任何外交协议。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2021年刚刚过去,中国不少地方政府曝出财政困难——鹤岗市宣布实施财政重整;霸州市因为财政困难违规乱罚款、乱收费;甚至经济发达的广东、浙江、浙江等省出现公务员工资缩减、缓发补贴等情况。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地方政府大力投资基建,累积了高额的债务,其中不少属于城投债这样的隐形负债。

为了去除这一隐疾,中国政府开启了去杠杆计划,以期逐渐缓解债务压力。但是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政府不但要加大财政投入稳住经济增长,同时中国打击房地产行业,使地方政府重要"卖地"收入大受影响。

收支两方面压力加大,地方政府财政困境频现。更重要的是,2022年困境会解除还是加剧?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特朗普支持者围攻国会大厦。

一年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冲进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试图阻止国会认证拜登在选举中的胜利。

那天之前和那天之内究竟发生了什么?美国众议院设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重点就是全面、详细地了解事发经过。

随着调查以及司法程序的继续,委员会正在寻求填补某些空白,回答一些重要问题。其中五个问题最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