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山:海陸強權競逐 台灣與烏克蘭是碰撞點
(中央社記者翟思嘉台北13日電)中研院院士吳玉山今天表示,當前世界局勢由以美國為代表的海上強權與以中俄為代表的陸上強權相互競逐,當中碰撞激烈之處,就是烏克蘭與台灣。
中央研究院士吳玉山今天在台北論壇基金會舉辦的「2022年美中關係展望」講座上指出,從歷史角度來看,歷來世界強權間的爭奪,多是海上強權與陸上強權之間,而海陸強權勢力交接的地區或國家勢必要面臨擠壓。
吳玉山指出,當前國際局勢下,短期內中俄將加強協調合作,美國在國際集結盟友共同應對中俄,中俄則可能試圖同時在東歐、東亞牽制美國,令美國力量分散。
他進一步解釋,由於美國壓制俄國與中國,使中俄放下原有的邊境文化衝突,積極合作共同應對美國挑戰,俄國艦隊與中國艦隊穿越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峽、中國軍艦也在地中海與俄國軍艦一同演習,就是例子。
在中俄間的同盟升溫之時,美國也在拉攏同盟,並且協調同盟互相支援,「把兩條戰線變為一條」。比如近期對台灣支持力道最大的,都是與美國戰略關係緊密的中東歐國家。
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與俄國也將會深化協調合作,分別在東歐、東亞牽制美國,分散美國的力量。
但長遠來看,當中國對美國的壓力愈來愈大時,美國應會調整對俄策略,選擇拉攏俄國,吳玉山認為,這樣的發展可能會在美國由共和黨當政時來臨。
烏克蘭局勢近期常與台灣比較,吳玉山也指出,台灣與烏克蘭介於中美、中俄之間,是典型海洋與大陸強權相爭碰撞間的國家。
過去歷史顯示,這些國家通常在經濟方面與大陸強權更為密切聯繫,安全方面則與海上強權相關聯;文化語言與大陸國家一脈相通,價值政治制度則與海權國家接近,也往往在內部會出現認同分化的狀況。
吳玉山指出,2014年前,烏克蘭政治局勢與台灣很像,內部有國族文化的爭執,親歐盟與親俄羅斯的政黨輪流執政,藉由政權輪替削解雙邊壓力,但只要這個平衡開始偏移,局勢便開始動盪。2014年烏克蘭出現親西方的顏色革命,俄國隨後佔領克里米亞半島,並將其併入俄羅斯聯邦。
而台灣,則在2014年出現由反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而起的「太陽花學生運動」,兩岸關係自此由熱轉冷。不過,當時的台灣處理太陽花學運相對溫和,民眾抗議的癥結也在於經濟協議,不若烏克蘭涉及政治認同,以致局勢並未失控。
吳玉山進一步指出,台灣與烏克蘭的處境相似,卻沒有烏克蘭的地險,缺乏縱深的台灣更難防備軍事威脅,在處理兩岸議題上更應該如履薄冰。(編輯:沈朋達)1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