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
2022-01-21T10:15:51.801Z
2021年4月,美国加州洛杉矶一位华裔老人接受疫苗接种

(德国之声中文网)看到奥密克戎变种(Omicron)造成美国新冠感染人数在圣诞节来临时大幅上升,在纽约探望亲戚的贾同学最担心的是他回德州奥斯汀的航班会不会被取消。他买了廉价航空公司JetBlue的机票,而因为疫情造成许多工作人员生病请假,十二月底一月初,JetBlue取消了将近1300班航班。

回到奥斯汀后,他把家从市中心的高级公寓搬到了北部郊区的带院子的房子——因为疫情看起来并不会在短时间里结束,而住在公寓里则免不了了许多邻居在电梯间,会所等公共场合接触。性格外向的他还是会出门和朋友见面,但是活动从吃饭、泡吧、喝酒变成了在户外爬山、打网球、打高尔夫球。偶尔去奶茶店或者炸鸡店买外卖。

延伸阅读——水深火热:华文媒体圈中的美国

做研究员的Adrian也被奥密克戎吓了一跳。尤其在12月份,美国确诊人数和住院人数都开始上升,疫苗没有用的报道也常常出现。他打了疫苗之后开始外出就餐,但是奥密克戎让他又回到了宅家的日子。直到最近关于奥密克戎的数据多了起来,知道病毒毒性不如的德尔塔,疫苗也依然有保护作用,他才松了一口气。

在科技公司工作的小吴表示她公司的政策是弹性工作——可以去办公室也可以在家办公,虽然想念和同事面对面交流聊天,但她决定未来的几周会在家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出门,也会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和比较熟悉的人小聚。

如何应对奥密克戎

奥密克戎带来的新一波疫情高峰是许多北美华人论坛,微信群里最火热的话题之一,但是被询问起生活是否有所不同,大多数人的感觉都是还好。在纽约的王同学说身边平时会出门的人还是会出门,在马萨诸塞州的蕾蕾则表示因为疫情以来一直都很小心,平时也不怎么出门,只会戴着口罩和人在户外见面,所以也就延续了这种做法,并没有因为奥密克戎有太多改变,在奥斯汀经营餐馆的埃尔文还是早出晚归,奥密克戎带来的大量感染更突显了全球供应链的问题,但是,这也不是什么新的问题了。

相关图集:电子显微镜下 病毒现原形

带刺的王冠:家住俄罗斯的10岁的Andrej 想象中的新冠病毒是这副样子。它的大流行让全世界不得安生已经近两年。它的名字来源于拉丁文corona,意思是王冠。1968年首次有人使用了冠状病毒的说法,因为这种病毒表面有突刺状的棘突蛋白。
写真图片:这是它的真实模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直径约80纳米,内有病毒的核糖核酸——即基因代码,外层的棘突蛋白起到保护作用。 它和SARS、MERS一样,都属于冠状病毒。
空气中传播:新冠病毒通过飞沫和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感染者打喷嚏或说话是会呼出病毒微粒。因此戴口罩可以起到预防病毒扩散的作用,成为不可少的防疫工具。不过病毒也可能通过接触物体表面传播,因此请勤洗手!
病毒如何侵入细胞: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会与宿主细胞(图中绿色)表面的蛋白质结合,引起的化学变化使病毒的核糖核酸得以进入细胞,并迫使细胞复制其核糖核酸。仅一个细胞就能复制出数万新的病毒微粒(紫色),这些病毒会进一步侵袭体内其它细胞。
人类尚无免疫力:这是电子显微镜下一个被新冠病毒微粒(红色)感染的细胞(蓝色)。新冠病毒与引起流感以及感冒的病毒十分类似。但直到2019年,人类的免疫系统对它还是完全陌生的,因此没有人对它有免疫力。
SARS-CoV-1: 21世纪首次冠状病毒爆发。:本世纪人类与冠状病毒的首次接触,2002年发生在中国。2003年3月世卫组织发出了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流行病警告。SARS传播到共约30个国家,2002年7月,世卫组织宣布,该疾病的传播得到了控制。
MERS-CoV:另一种冠状病毒:2012年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新的冠状病毒MERS-CoV (黄色)。感染者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因其最早发现的地区,后被称为“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毒的传染力没有新冠病毒强,较多在家庭成员和住院病人中传播。
HIV: 另一场世纪瘟疫:艾滋病毒(HIV) (黄色) 会攻击免疫系统的T细胞(蓝色)。同新冠病毒一样,它也是一种以核糖核酸为基础传播的病毒。如不进行治疗,病毒会不断削弱免疫系统直至其无法抵御任何感染。HIV通过精液和血液等体液传播。针对这一病毒至今没有疫苗,但有药物可以降低体内的病毒数量,由此阻止感染者发病。

美国的数据显示,年轻人、老人;有基础疾病或者免疫缺陷的人,没有基础疾病和免疫缺陷的人;打了疫苗的,没打疫苗的在得了新冠之后入院甚至死亡的比例相差很大,(截至2022年1月12日,美国85岁以上人群中的新冠死亡病例是216475,而18-29岁群体中的新冠死亡病例是5119),所以不同年龄的人本身对于新冠的恐惧程度亦有分别,所采取的防疫措施也不尽相同。再加上有些人更外向,如果不能参与社交活动会觉得抑郁,有些人碍于工作类型根本无法居家工作,有些人要去学校参与面对面授课,所以即使在华人社群内部,大家面对新冠时采取防范措施和外出频率也不尽相同,但是因为全球疫情已经进入到了第三年,所以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自己一套固定的防疫程序。奥密克戎让有些人取消了圣诞度假和外出就餐的计划,也让我和朋友约定在见面之前彼此都用政府派发的试剂盒测试一下,但人们早就磨炼出了一种“处变不惊”的态度。

留学生考虑是否“跑毒”

在美国华人群体中,受到疫情影响冲击最大的当属刚来美国或者准备来美国迎接春季学期的留学生,在微信群、豆瓣、知乎、微博等中文社交媒体上,能看到许多留学生询问是否应该休学并买高价机票回中国“跑毒”,亦有许多留学生询问是否需要休学半年留在国内不回美国继续课业。在有四万多名组员的豆瓣“2020s艰苦留学组”中,每天都有“该不该出国”“要不要休学”为主题的帖子。在知乎,也有类似“为什么在国外疫情很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很多家长和孩子选择出国留学”的问题获得许多回答和赞同。

但是类似的讨论也难以达成共识,有人觉得如果美国人民在疫情下依然很淡定,那么为什么留学生不能适应这里的疫情,更有人觉得中国对疫情的防护措施有些过度。但反对方则觉得应该休学回国或者干脆放弃学业,因为人们尚未完全了解新冠是否会导致长期的后遗症。

延伸阅读:中美关系僵持不下,留学生何去何从?

已经在美国,但因为航班要么取消要么熔断而无法回国的留学生以发了许多求助帖,有人询问能否要求没有采取严格防疫措施的室友不要天天出门,有人询问已经感染但是医生没有让入院应该怎么在家等待自愈。许多在美国的华人医生也自发组织了互助群,为疑似/确诊的留学生及其在中国的家长答疑解惑。亦有Silicon Valley Society等华人组织请医生、药剂师等来开设讲座讲述已经打了中国国产疫苗是否需要再打辉瑞疫苗、奥密克戎的预防措施等话题。2021年底,从西雅图到上海的一架航班在起飞之后返航,许多从其他州赶来西雅图搭机回国的留学生滞留机场,当地华人组织也出马,招待这些学生晚餐并替他们安排住宿。

延伸阅读:回国难、回国后也难——海外华人的无奈与乡愁

奥密克戎确诊人数在美国创下单日最高纪录的时候,许多华人在中国的亲朋都发来短信问候,而当中国也出现奥密克戎案例之后,许多华人朋友亦嘱咐在国内家人要多储备食物防止突然封小区或者封城。尽管彼此的关心都非常真切,但是因为中美两国无论是确诊人数、防疫措施,还是官方舆论导向上的区别都实在太大,太平洋两岸的华人们要互相理解并非易事。

© 2022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