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6T06:56:59.758Z
2019年9月17日,在中国首都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巴赫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吉祥物启动仪式上与小朋友交谈。

(德国之声中文网) 本周二(1月25日)为北京冬奥开幕倒数第10天。中国官媒大肆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消息,双方相互贺早年,两人对本届奥运满是盛赞之词。

不过,中国此时也正面对着各方对其人权侵犯行为所提出的多项指控。中国称这些控诉是 「世纪谎言」,并表示将体育和政治混为一谈违反《奥林匹克宪章》。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同样用此作为反对批评者的盾牌。

车维德(Victor Cha)曾在小布什总统手下的白宫工作过,并且是《超越最终得分--亚洲的体育政治》一书的作者。他认为,中国对他人将体育政治化的抱怨是「五十步笑百步」。

在乔治敦大学任教的他上周为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说:「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无视《奥林匹克宪章》中关于将政治排除在体育之外的规定。」

他说:「尽管全世界都希望奥运会没有政治,但正如乔治·奥威尔曾经写道:『体育是少了枪击的战争』。」

莱特州立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罗曼 (Laura Luehrmann)告诉美联社:「体育和政治确实混合在一起。政治是关于有限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最明显的是权力和决策,但也包括财政。体育是关于权力和金钱的--即使是以美化体育成就为框架。」

国际奥委会在第二次将奥运会交给中国办理时,几乎没有任何其他选择。以挪威和瑞典为首的6个可能的欧洲候选国因政治或成本因素而退出。瑞士和德国的选民则是在公民投票中投了反对票。

国际奥委会成员最终选择了北京,一个不需要选民批准就能进行比赛的专制国家,而不是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投票结果是44比40。

美联社报导,虽然从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始,主办城市必须遵守联合国关于商业和人权的指导原则,但中国在2015年被选中时,并没有受到这些规则的约束。国际奥委会允许中国逃避人权监督。

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鸟巢体育场的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告诉美联社:「当中国再次举办奥运会时,已不再是2008年的中国了。」

他当时期待自己的设计能标志着一种新的开放,但在失望之后,他感到后悔,称其所以为的开放和奥运会是中国的「假笑」。

2011年,艾未未在中国入狱,罪名不详,现在流亡在葡萄牙,而鸟巢将于2月4日再次举办开幕式。他说:「今天的中国已经进一步偏离了民主丶新闻自由和人权,现实变得更加严酷。」

在香港大学教授历史的徐国琦是《奥林匹克之梦》的作者,他说:「虽然习近平负责2008年奥运会,但冬季奥运会才是习近平真正主办的奥运会。」

两届奥运间的中国变化

2008年,中国政府对天安门广场的转播进行了一些限制,但允许转播,还同意设立 「抗议区」,尽管这些抗议区从未被使用过,而且多次拒绝相关人士进入;在奥运会前一年多,中国取消了一些报道限制,还为记者解除了对互联网的审查。

中国在2008年抱怨说,围绕西藏的人权抗议活动使奥运会政治化。奥运会火炬接力在世界范围内巡游时,在伦敦和其他地方面临暴力抗议。此后,国际奥委会再也没有尝试过这样的传递活动。

影响2022年的一些变化始于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的一个月,当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的表现比大多数国家好,这增加了中国的信心。

此后,中国迎来了习近平的崛起,他领导主办了2008年奥运会,并在2012年被任命为共产党总书记。在香港大学教授历史的徐国琦是《奥林匹克之梦》的作者,他说:「虽然习近平负责2008年奥运会,但冬季奥运会才是习近平真正主办的奥运会。」

跟13年半前的北京夏奥相比,美联社指出,这届奥运会更多人关注的是中国崛起后对公民自由的漠视。

美国带头称中国对至少100万维吾尔人的拘留是种族灭绝。人权组织则记录了中国对维族强迫劳动丶大规模拘留和酷刑。在网球明星彭帅指控中国前副总理张高丽性侵后,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中国也因此受到批评。

上述事件引发了由美国主导的外交抵制。但是,与上次北京举办奥运相比,中国拥有更多的政治丶经济和军事影响力,对于全球的批评也更加无所顾虑。

美联社提到,中国对来访记者的限制,将他们放置在「泡泡」中,并且与中国民众隔离了开来。

弗莱堡大学的中国研究员舒曼(Amanda Shuman)告诉美联社,中国的做法跟过去10年没什么两样。她说:「如果有的话,压力比2008年要小得多。中国政府很清楚,它的全球经济优势让它可以为所欲为。」

到了2022年的北京冬奥,虽然记者还是可以自由使用互联网,但疫情把他们限制在一个严密的「泡泡」中。主办单位已警告外国运动员,任何违反中国法律的声明都可能受到惩罚。据一家互联网监督机构称,运动员和记者广泛使用的一个北京冬奥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存在明显的安全漏洞。

一些国家的奥委会已经建议团队和工作人员不要把个人电话或笔记本电脑带到北京。

相关图集:你应该知道的北京冬奥

北京是唯一主办冬夏两届奥运会的城市:2013年有6个城市向国际奥委会申请主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一年后,斯德哥尔摩(瑞典)、卡拉科夫(波兰)、利沃夫(乌克兰)以及奥斯陆(挪威)先后撤回申请,申请城市只剩下北京和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全体大会决定由北京主办2022年的冬奥会。由此,北京成为唯一一个举办冬夏两届奥运会的城市。
雪上运动在张家口举行: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举行。举办地点除北京外,还有距离北京约200公里的张家口市。冰上运动在北京进行,雪上运动则在张家口举行。
疫情使观众再次缺席:东京奥运会因疫情推迟一年,北京冬奥将如期举办。但如同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也将是一次限制观众的体育盛事。东京奥运最后全面禁止观众到场,北京奥运也是如此。组委会宣布本届冬奥将在全面闭环状态下举行。
拜登祭出“外交抵制”:美中两国元首11月16日举行视频会晤前,有消息称习近平会邀请拜登出席冬奥会。然而,3周后白宫因中国糟糕的人权问题,正式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即运动员照常参加,政府官员则不会前往。美国还呼吁民主国家加入抵制行列,但除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以及近来同中国外交危机不断升级的立陶宛之外,响应国家寥寥。
不愿选边站:“五眼同盟"中的新西兰也决定“不会派部长级代表出席",但该国还声明此举同美国宣布的抵制无关,更多的是新冠疫情所致。许多西方国家不愿明确选边站,而是像新西兰这样采取模糊立场,比如奥地利。
法国和韩国不参与抵制:巴黎将主办下届夏季奥运会,在这个位置上法国不参与抵制是意料之中,更何况不久前因潜水艇大生意泡汤对澳美正耿耿于怀。马克龙总统说,“说白了,你要么完全抵制,不派运动员,要么就尝试透过有用的行动来改变现状”。韩国总统文在寅也公开表示不考虑抵制冬奥的可能性。
普京总统要去的:普京应该最清楚抵制奥运和被抵制的滋味。这回他成为第一个宣布出席奥运会的国家元首,9月份时就已敲定。当前,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集结军队,北约也调兵遣将,那里大有箭在弦上的势头。从地缘政治考虑,被西方越发孤立的普京到北京寻求抱团取暖的效应,也在意料之中。
古特雷斯收到邀请并答应出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届时前往北京出席冬奥会。他的发言人向记者表示:“秘书长收到国际奥委会发出的出席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邀约。他已经接受了邀请。”
运动员:不一定再去一次:Geisenberger和Loch两名德国运动员刚刚结束在中国的赛事,因为接触的人中有一个呈新冠阳性,他们分别被隔离3天和一周。他们在中国的经历很不愉快,“很难想象在那里生活”。他们表示不一定再去一次。不过抵制冬奥会“很难”,他们说,结果会是参赛表上会出现另一个名字。

新闻里有无真相?

国际奥委会从赞助和转播权中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它很少在公开场合对中国的主办单位进行批评,而这些主办者实际上就是中国政府。

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高敏 (Mary Gallagher)说,美国的民主状况及其「糟糕的新冠疫情应对措施」使中国更加有恃无恐。

她对美联社说:「现在,美国的多重失败为中国的民族主义和信心重新创造了动力。由于共产党对信息的严格控制,这一点变得更加有效,可以将『正能量』用到中国发生的事情上,而只宣传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负面报道。」

反观美国媒体,美国共和党议员25日致函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高管,首席执行官谢尔 (Jeff Shell)和NBC奥运会主席曾克尔 (Gary Zenkel),提出关切,询问「中共和国际奥委会对NBC2022年冬奥会节目的影响程度」。

支付了76.5亿美元获得奥运会2032年播出权的NBC环球公司上周表示,其报道将包括「地缘政治」问题,但运动员的故事仍将是其报道的中心内容。

人权组织曾向NBC施压,要求其在转播过程中报道中国的所谓侵权行为。美国国会中国事务执行委员会也在12月致函NBC,敦促其在赛事期间讨论中国对香港民主的镇压。

在被问及评论时,NBC指出,它在上周的一次演讲中曾说,其奥运报道 「将提供关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观点」。

(美联社丶路透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