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1月6日电】日本央行5日公布了截至2021年底所持的国债余额,为521.119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万亿元),比2020年底减少14.3903万亿日元。这是2008年后13年来首次低于上年。央行为实现2%通胀目标而不改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姿态,但金融市场上也有观点将之认为是“事实上收紧量化宽松”。

作为量化宽松一个环节的购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势头也明显减弱。2021年底余额为36.3452万亿日元,与上年底相比的增加额仅为1.0447万亿日元。而2020年底较上年的增加额为7.0497万亿日元,与此相比大幅缩水。原因是为减少对市场的过度干预,2021年3月央行取消了ETF的全年购买额目标,改为视必要购买以促进市场稳定。

大量买入国债等资产是为了增加流入市场的资金,从而提升经济活力,自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就任后不久的2013年4月启动。国债全年增加额的顶峰是在2016年,持有余额比2015年底增加了约85万亿日元。央行2016年将货币政策目标从资金量转变为利率,因此2017年起国债余额的增势放缓。

曾任日本央行审议委员的野村综合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木内登英分析称:“央行似乎正在控制买入资产。量化宽松事实上正(向着收紧货币政策)趋于正常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