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0T01:34:39Z

路透北京1月10日 - 中国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认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十四五”是关键期、窗口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做好行业间碳预算分配的战略性设计。这不仅影响全社会碳中和总体成本,也将明确不同行业的碳减排责任。

人民日报周一援引他的观点称,要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但当前各项技术还不足以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有效支撑,有必要超前布局支持,加大产业培育投入和系统性产业政策扶持。

同时电力平衡问题是未来将要面对的重大难题和挑战,补足灵活资源的短板十分迫切,比如加强抽水蓄能、天然气发电等调峰电站建设,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等。同时,还需围绕成本疏导、激励效率提升等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完善电价和电力调度交易机制,积极有序引导源网荷储各环节同步发力。  “还要从实际出发,避免‘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应当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文章称。

能源燃烧是中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电力和供热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0%以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电力领域任务很重。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