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1T03:00:28Z

--调查结果:

指标 2021年12月预估中值 预估区间 上月 上年同期 参与预测机构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 1.8 1.4~2.5 2.3 -0.4 3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 11.1 9.1~13 12.9 0.2 37

出口(%) 20 10~25 22 18.1 29

进口(%) 26.3 17~37.8 31.7 6.5 30

贸易顺差(亿美元) 745 547~900 717.2 757.9 29

路透综合逾33家机构预估中值显示,低基数效应消退、猪价涨幅收敛、蔬菜价格和燃油价回落等多重因素下,预计中国2021年12月CPI同比涨幅自上月触及的15个月高点回落至1.8%;PPI同比增速放缓至11.1%,主因矿产、能源类等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有较大回落。

与此同时,约30家机构预估中值显示,海外需求减弱叠加高基数影响,2021年12月出口同比增速料降至20%,为五个月低点;国内消费需求较弱,预计进口同比增速自上月触及的三个月高点回落至26.3%;综合影响下当月贸易顺差料为745亿美元。

“食品价格转跌,油价下跌,疫情导致核心CPI偏弱,叠加翘尾因素消失,预计12月CPI同比回落至1.4%左右。”华创证券宏观张瑜团队称。

平安证券首席分析师钟正生则预计,12月CPI同比回落至1.8%。其在报告中援引数据显示,12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月度均值环比下跌2.4%。其中,猪肉、水果、鸡蛋和蔬菜四种农产品,12月批发价均价的环比分别为0.1%、3.3%、-4.9%和-9.1%。

他并称,非食品价格方面,12月国内成品油调降两次,汽油月度均价同比从41.6%下滑至25.7%,预计CPI能源消费相关分项的同比也将随之走低。

至于PPI,中金宏观团队分析,12月PPI同比或进一步回落至11%,国内保供稳价下,动力煤库存修复,价格维持低位;成本回落,铜铝等国内有色价格亦低位徘徊;北美原油增产,在采暖季需求支撑下,国际油价较11月底小幅反弹,依然较疲软;12月全月看,动力煤、原油、有色价格均同比回落、环比负增。

张瑜团队预计12月PPI同比回落至10.8%左右。上游主要大宗品价格继续走跌,动力煤、水泥、布油月均价格12月环比分别下跌8.3%、8%、7.5%,螺纹钢和铜价震荡偏弱;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下跌,12月50个工业品中仅有九个环比上涨;此外,翘尾因素消失将拖累1.1个百分点。

钟正生表示,2016年以来的数据显示,PPI环比和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有很强同步性,两者拟合效果较好。使用环比累乘法计算得出12月PPI同比增长11.1%。

12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显示通胀压力有所减弱,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为45.5。

“三重压力”下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重,宏观政策稳中趋松已成共识。中国央行近期强调结构性工具对稳信贷总量有贡献。

**进出口增速均放缓**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报指出,12月以来,全球经济复苏遭遇奥密克戎传播影响,刺激政策退出预期增强,海外需求减弱。同时,越南等国疫情缓解后出口产能加快修复,出口到中国的初级产品订单回流。

综合考虑2020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判断,2021年12月出口额约3,150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1.8%;全年出口预计达3.34万亿美元,同比增速29%。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最新报告中称,在经济增长已经高度依赖外需的背景之下,如果接下来出口显著减速,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除房地产之外中国经济面临最大的坎。

进口方面,中泰证券固定收益周岳团队指出,价格看,12月原油价格较11月有所下跌但仍维持高位,支撑进口金额同比增长;数量看,国内汽车消费较上个月回暖但是市场仍然较冷,预计集成电路进口金额支撑进口力量仍较弱。该团队预计12月进口同比增速放缓11.7个百分点至20%。

中国商务部此前预计,2021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有望达到6万亿美元,增长超过20%;不过,在疫情冲击下,外需增长乏力,支撑2021年外贸高增长的订单回流、价格上涨等阶段性因素难以持续,叠加超高基数影响,“做好2022年稳外贸工作难度前所未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