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市场一周走势回顾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1月10日-14日当周中国金融市场摘要:
汇市:
--人民币兑美元当周升0.48%,逆转此前两周跌势。本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国会证词不够鹰派,市场已完全消化对美国年内加息数次的预期;在美元指数大跌的情况下,人民币中间价连续弱于市场预期,中国监管层似在释放不希望汇价大涨的信号,市场继续看涨情绪谨慎。不过短期客盘偏结汇状况料延续,周五人民币一度升破6.34关口创逾三年半新高;关注监管层会否再次祭出调控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央行当周公开市场继续维持百亿元逆回购操作模式,新年以来逆回购连续第九日锁定在该规模,七天期利率仍持平于2.20%;公开市场单周净投放亦为100亿元。
央行下周一(17日)将进行2022年首次中期借贷便利(MLF)续做。路透调查显示,经济持续偏弱,本土散发新冠疫情加剧以及房企风险持续暴露等又给基本面增添不确定性,宽松政策加力的必要性在进一步上升,政策利率降息预期因此抬头,近30%受访者认为1月MLF利率有望调降。
除利率走势外,市场人士对1月MLF续做规模亦观点不一,认为等量续做的稍占上风,但预期将超量续做的占比亦接近五成,因央行可能会考虑到春节前稳定资金面的因素。
债市:
--中国债市当周受境内首现奥密克戎传播等消息小幅提振,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约3个bp至2.79%,不过整体未脱盘整势头。央行去年12月下调贷款报价利率(LPR)后,市场对1月MLF利率也存有期待,MLF操作有结果前市场交投意愿不强。
票据:
--中国票据市场转贴利率当周整体下行,年初压规模后配置需求有所恢复,尤其是短端利率跌幅更为明显。一季度国有和股份制银行承兑(国股)票据成交价回落至2.40%附近,较上周大跌约30个基点(bp),足年品种则下滑不到10个bp至2.43%-2.45%左右。
交易员并指出,年初短暂压力过后票据市场重回供需博弈局面,亦从侧面表明信贷“开门红”可能并不如预期乐观,若后续这一局面持续,票据利率仍易跌难涨。
股市:
--中国股市沪综指当周收挫1.6%,延续上周颓势,市场缺乏领涨主线,行情仍以板块轮动为主。开年首周领跌的新能源汽车板块本周反弹领涨,医药股涨幅居前,而地产和基建等传统蓝筹则表现较弱。
分析人士称周五沪指失守年线,市场情绪面再度转弱,短期关注焦点将转向沪指何时收复年线。如果能单日大阳线强势拉回,市场短期将进入反弹格局。不过Omicron变异病毒疫情仍持续发酵,市场风险偏好难以出现回升,疫情是否出现缓和将直接影响市场情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