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如何对应朝鲜屡发超音速导弹? - 东京专栏
最近,朝鲜频繁发射弹道导弹。韩军联合参谋本部17日透露,当天上午朝鲜从首都平壤的顺安国际机场附近向东面的日本海发射了2枚可能为短程弹道导弹的飞行物。一月以来朝鲜第4次发射弹道导弹,本月5日和11日,朝鲜发射了宣称是“高超音速导弹”的弹道导弹,此外14日“铁道机动导弹团”发射了2枚短程弹道导弹。
韩国参谋长联席会议11日表示,朝鲜当天发射的一枚疑似弹道导弹的飞翔物体飞行了700多公里,最高速度达到约音速的10倍, 因此比5日发射的导弹“有所进步”。据说5日发射的导弹是音速的5倍,每小时飞行约6,200公里。
报道称,这枚由朝鲜国防科学院新研发的导弹,它飞行700公里,成功击中既定目标。这是朝鲜继2021年9月28日成功试射一枚“火星-8”型高超音速导弹后,再一次试射高超音速导弹。
高超音速导弹利用空气动力,利用对大气生成的压力,可以朝不同的方向转动,灵活多变。降低自身轨迹的可预测性。这种飞行与穿梭让人难以预测导弹的方向,也给现代的雷达系统带来新的挑战,特别是对美日韩的反导弹系统的挑战。
在2016年5月12日,罗马尼亚境内举行了北约第一个导弹防御系统的正式启用仪式。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二个导弹防御系统也在波兰部署,整个系统将从格陵兰岛延伸至亚述尔群岛,该地区的攻防战略平衡或将被彻底打破,也逼着俄中朝加紧研制突破导弹防御系统的新型导弹。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8年3月发表国情咨文时首次提及“匕首”高超音速导弹,2019年2月,普京曾宣布开发高超音速“锆石”导弹,透露射程1000公里的该型导弹可达9倍音速。2020年10月,俄方首次试射锆石导弹。普京称,俄高超音速导弹“不可战胜”,2021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次电视讲话中称,锆石导弹齐射试验“成功,无懈可击”,而塔斯社2020年5月11日的报道称,最近试飞中的图-22M3M新型超音速轰炸机,测试了一种先进的高超音速导弹。近年来,俄罗斯明显扩大了本国武器库。在中国国庆70周年阅兵中,东风-17导弹位于战略打击模块众方阵的最前列,这也是一款高超音速导弹,2021年夏天,一个神秘的物体从中国境内发射到高空。它速度极其惊人,而且非常灵活多变,神出鬼没,可以在空中改变飞行路径和轨道,据说最后降落在离目标约有40公里的地点。
去年10月,英国媒体报道称这是中国在试射“可携带核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
2019年7月,在美国总统国安事务助理博尔顿访韩期间,朝鲜在这一年的7月25试射两枚“新型战术武器系统”,有专家猜测,“新型战术武器系统”可能是一种俄军“伊斯坎德尔-M”级别的高超音速武器,伊斯坎德尔-M”的飞行速度达到6马赫以上,是一款典型的“高超音速武器”,据称该导弹在50公里高度,成功飞行600公里以上。
这其实是朝鲜的第一次高超声速滑翔飞行试验。这款导弹如使用俄罗斯格洛纳斯太空导航制导,可根据太空指令绕过敌方反导防御区,摆脱敌方拦截导弹,摧毁目标。高超音速导弹速度快,飞行轨迹复杂而难以预测,而且能够变轨,并能携带多个弹头,雷达难以捕捉,先进的高超音速武器,可以突破当前的任何反导防御系统。
“高超音速武器”会使目前日美韩设置的所有反导弹系统归于无效,目前,美国的“萨德”高层末端反导系统现已落户韩国,如果日本再配置“陆基宙斯盾系统”,美国便在东北亚地区拥有了完整的三重导弹防御系统,在日本,“爱国者”反导系统为低层末端反导系统,“宙斯盾”系统则为海基中段防御体系,而“陆基宙斯盾系统”,在海基中段防御体系拦截失败后进一步进行中段拦截。
但是在2020年6月15日,日本防卫相河野太郎在防卫省向媒体表示,将停止在秋田县和山口县推进部署陆上导弹拦截系统“陆基宙斯盾系统”计划,而在2020年6月16日的众议院安全保障会议上,河野太郎就此解释说:决定部署的当时虽然也是正确的,但是考虑到成本和时期,不能说是合理的判断。
而这一措施,就是因为俄罗斯、朝鲜、中国正在发展高速导弹系统。
据悉,为了应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形式,日本正在开始讨论具备攻击敌人基地的能力的问题。
日本宪法规定日本要贯彻“专守防卫”的原则,专守防卫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实行的基本的军事战略。自卫队不允许配备攻击型武器(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及攻击型航空母舰等),禁止先制攻击,但是面对复杂的安全保障环境,最近自民党总裁、首相岸田文雄称:“在切实遵守《宪法》和专守防卫的基本思路基础上,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具体应对,将在得到国民理解的同时得出结论。”
另外日本将开始全面开发一种通过电磁力高速发射子弹的“轨道炮”。主要目的是拦截以5马赫或更高“超音速”飞行的导弹,也被认为可用于反舰攻击。在 2022年度预算中提出 65 亿日元的相关费用,在今后 7 年内将持续进行研究。
轨道炮是一种利用通过安装在炮管内的轨道产生的电磁力发射子弹的装置,而不是火药装置。根据日本防卫装备厅的一项实验,这种轨道炮时速约为7000公里以上,每秒将达到2297米,接近 7 马赫。它可以连续发射,每分钟可以发射10发子弹,射程约为200公里。
它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电力。在部署阶段,预计将会安装在船舶和车辆上,目前的主要课题是缩小在使用中所需的大容量电源的体积,确保子弹飞行时的稳定性以及选择能够承受与射击相关的高温轨道材料等。
美军10多年前就开始研究,但一直没有投入实际使用。防卫省向2016年度追加预算拨款10亿日元并开始研究。
据日本防卫省称,朝鲜1月11日发射的弹道导弹也以最高10马赫的速度展示出不规则的弹道,用日本的常规导弹防御系统难以拦截,需要更新换代。防卫大臣岸信夫1月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从明年开始对轨道炮进行全面研究。他还说,“它有可能用于导弹防御和反舰攻击等各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