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沙特重修旧好 学者称时势使然 - 曼谷专栏
泰国总理此前旋风式访问沙特阿拉伯被外界称为寻求双边关系正常化的“破冰之旅”。泰国学者分析指出,沙特阿拉伯对泰外交政策的逆转是当前多元的环境所致,而致力重修双边关系则是一个积极的开端,盼未来能使两国受益。
泰国总理巴育(Prayut Chan-o-cha)本月23日出访沙特阿拉伯,行前并未公开进行官宣,直到内阁会议被推迟这才引起爆料。巴育回国后,泰当局自称在外交关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预示紧张了 30 多年的泰沙关系有望恢复正常化。
巴育出访消息一经传开,过去的陈年往事一并勾起,迄今仍在泰国甚嚣尘上。事缘泰沙关系牵涉33年前的一桩 “罕见蓝钻失窃案”。泰沙两国于1957年建交,富有的沙特阿拉伯很快成为泰劳前往淘金的宝地。1989年,沙特王宫内发生一桩巨额珠宝失窃案,行窃的泰国清洁工革恩盖(Kriengkrai Techamong)携宝逃回泰国,引起了两国外交交涉,此后一年中先后有四名沙特阿拉伯外交官离奇遇害,后期一名沙特商人兼王室成员穆罕默德·鲁瓦利(Muhammad Al-Ruwaili)竟然神秘失踪,生死不明。泰国警方追查案件不力,未能逮捕肇事者,失窃珠宝多数无法寻回,而归还部分则掺杂有赝品。尤其一枚昂贵的巨大蓝钻迄今杳无踪影,种种传言甚至牵涉泰国最高权力者。此案令沙特当局极为不满,于是宣布将双边关系降为代办层级,各领域合作水平降到最低,禁止沙特人民前往泰国旅游或经商,阻止中东企业雇佣泰国劳工。据泰国曼谷邮报(Bangkok Post)报道,失窃的沙特珠宝价值大约2000万美元。
泰国政府发言人透露,巴育此次受到沙特阿拉伯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穆罕默德.萨勒曼王子(Mohammad bin Salman)的接见。相信此次访问将有助于增强两国彼此之间的信心,促进政府关系和民间往来。对于两国领导人30年来的首次国是访问。朱拉隆功大学穆斯林研究中心主任萨拉武(Sarawut Aree)分析指出,2015年以来,沙特阿拉伯政局因年龄更替而引起政府换届,新掌权的年轻领导人亟待重整权力架构,谋求未来的发展以及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经济上沙特有意增加石油出口渠道并扩大在亚洲的投资,同时补充基础建设所需要的劳动力。国际关系上沙特转向采取较为中立的外交态度,开始跟中国交往,和美国保持距离。沙特跟东南亚国家加强外交关系,其中还存在粮食安全方面的战略考量。
学者分析认为,沙特当局对泰外交政策的逆转是环境造成的,而这个环境正是沙特自身的重要过渡期。沙特内阁调整以及沙特王室的新继承顺序促成了政府更迭。与过去不同,沙特阿拉伯政府通常由高级长老组成。而新内阁不仅任命新一代的萨勒曼王子,还启用非皇族的外人,任命前沙特驻华盛顿大使阿德尔.朱拜尔(Adil al-Jubeir)担任外交部长,行政人员的更新换代推动了国家未来愿景产生巨变。这些年轻领导人更清楚沙特阿拉伯在恢复与泰国关系后将获得的好处,因此决定将上辈人的恩怨放在一边。不过站在穆斯林的角度不得不承认,“蓝钻事件”和“沙特王室成员失踪案”遗留下的芥蒂,始终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心理鸿沟。究竟会不会影响泰沙关系的未来,取决于时势而定。
据了解,在泰国与沙特缓和关系过程中,精明的阿拉伯商人和中东国家巴林发挥了从中斡旋的作用。泰沙两国恢复外交接触是在2014年泰国举办第二届亚洲合作对话峰会(ACD)期间,开始商讨如何解决问题。2020年泰国外交部长敦(Don Pramudwinai)访问了巴林、沙特阿拉伯和阿曼。这是泰国外长30年来首次访问沙特阿拉伯,当时表示是应沙特方面的邀请而出访,双方就恢复两国关系展开会谈。
泰国南部三个府治长期存在穆斯林分裂势力制造混乱的问题。泰国媒体分析称,沙特阿拉伯无疑是阿拉伯世界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伊斯兰教起源地在沙特阿拉伯,沙特也是伊斯兰会议组织的创始国,伊斯兰教三大圣地中的麦加(Mekka)和麦地那(Medina)都位于这个国家。伊斯兰教在泰国属于少数派,但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断增加,泰国的穆斯林人口迅速增长,介于 700 -800万之间。泰国的穆斯林大部分为逊尼派。
另一方面,泰国媒体也敦促泰国当局继续追查“蓝钻事件”,提醒国人在真相澄清以前,不宜过度鼓吹泰沙关系的前景。泰邮报(Thaipost)报道,泰沙外交仍属最低层级,沙特只在泰国设有一个秘书处。“蓝钻事件”前每年有20万泰国工人去沙特工作,其仅剩下1千人左右。泰国到沙特阿拉伯没有直飞航班,双边外交、贸易、旅游都是有限进行,处于十分不起眼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