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印太新战略 面对中国崛起意味着什么? | 专家专栏 | 半岛电视台

日前,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公布了其对印太地区的官方战略,该战略——被缩写为 19 页,半岛电视台已获悉该战略文件——警告说,阻止中国把对华盛顿而言重要的地区变成其影响区域,所剩时间已经不多。
拜登是连续第三位将亚洲列为其国家最高地缘战略优先事项的美国总统,这一做法始于前民主党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时代的“走向亚洲”战略,并延伸至前共和党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这份文件——其是拜登政府的第一个地区战略——指出,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大”,成为美国“高度关注”印太地区的主要推动力。
文件强调,“中国结合其经济、外交、军事和科技实力,在印太地区谋求势力范围,力争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国。”
文件中还谈及,“未来十年,我们的共同努力将决定中国能否成功改变过去三十年来惠及印太地区和世界的规则和规范。”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亚洲事务专家理查德·鲁索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意向声明,因为美国政府涉及了可能在该地区引起共鸣的问题和原则,然而,我们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更关心源于战略的实际行动。”
鲁索认为,“积极的一面具有连续性,对这一地区的关注经受住了华盛顿的根本政治转变。”

战略中最重要的事情
该战略表明,在过去一年中,华盛顿对其长期联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加强了新兴伙伴关系,双方建立了创新联系,以应对与中国竞争、气候变化、新冠大流行和朝鲜威胁等紧迫挑战。
该战略确定了美国计划与盟国和地区机构协调实现的五个主要目标:
- 支持印太地区的航行和贸易自由。
- 支持地区内外国家之间的协调。
- 推动地区繁荣。
- 加强印太地区的安全。
- 建立区域抵御跨国威胁的能力。
安全问题占主导地位
75 年来,美国一直保持着强大而持续的国防存在,以支持太平洋和印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该战略表明,华盛顿正在努力扩大和现代化这一角色,以及加强其捍卫自己和我们盟国利益的能力。
美国将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以下几点,包括:
- 加强综合威慑,加强同盟国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 创新以在快速发展的威胁环境中运营,包括太空和网络以及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
- 加强扩大威慑,与华盛顿在朝鲜和日本的盟友协调,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
- 继续遵守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奥库斯(Aukus)安全条约。
- 扩大美国海军存在,合作应对其他跨国威胁,并与国会合作资助太平洋威慑倡议和海上安全倡议。

战略贸易缺口
拜登政府战略中最明显的缺陷之一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相对缺乏连贯的经济战略,华盛顿承诺在今年晚些时候启动两个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框架,其中包括“将其与该地区的经济关系加倍”,但是,目前细节仍然有限。
该战略侧重于商业方面,文件指出,“未来十年,印太地区将有 15 亿人加入全球中产阶级,我们也将推动印太地区的繁荣。”
一些专家认为,最不利的方面是,该战略并未给美国再次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贸易协定》(CPTPP)带来太大希望,到目前为止,外围战略的经济成分仍然模棱两可。
中美关系——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专家乔什·库兰策克——提出质疑称,“这个战略包含的迹象表明,美国准备与周边国家加入自由贸易区的迹象,因此,华盛顿在与中国的对抗中没有强大的经济筹码可用。”
目标是遏制中国崛起
一位美国高级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华盛顿没有一次只关注一个地区或一个问题的奢侈机会。”
乌克兰危机以及欧洲继续依赖美国作为安全保障,促使拜登政府最近几个月将更多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在印太地区的努力上。
正如该战略所言,美国正在进入一个外交政策的新时代,“美国在印太地区的要求将超过二战以来的要求”。
另一方面,该战略试图勾勒出更加积极的愿景,让该地区国家参与共同面临的挑战,同时应对中国崛起对现有国际秩序的影响。
鲁索认为,“中国以及朝鲜和俄罗斯将把战略中所载的原则,视为对其利益的挑战,因为这些国家试图破坏该地区的稳定,尤其是中国,似乎准备寻求更大的地区影响力。
中美关系专家库兰策克同意拜登政府正在对华采取强硬政策的说法。
库兰策克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该战略没有将中国视为敌人,也没有这么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其暗示中国是一个主要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