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3T11:43:01.685Z
在丹麦,如今去鱼店里买海鲜已经无需戴口罩了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世界多个国家,最近数日的新增新冠病例呈现下降或平缓趋势、当局已经放宽了防疫限制。美联社文章指出,这可能意味着这场已延续了两年的全球疫情迎来了又一个转折点。

在过去十周里,传染性较强的奥密克戎(omicron)病体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病例数激增9000万,这比2020年全年的病例数还多。不过世卫组织本周表示,如果一些国家有很高的免疫率和强大的卫生保健系统、且疫情趋势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可以考虑谨慎放宽防疫规定。

美国:感染数量显著下降

美国的很多地方已经在这样做了。在过去数月里,美国和欧洲、南非一样,是全球的疫情中心。在这些地方,新冠病例之前急剧增加,但现在已经开始迅速下降。

在美国各地,规定有所不同。丹佛市已经决定停止对于企业和公共场所须佩戴口罩、展示疫苗接种证明的规定;不过,在学校和公共交通上则仍有上述要求。

纽约州则计划在下周审查是否保留该州的口罩规定,目前在这个此前疫情热点地区,病例数和住院人数已经显著下降。纽约市目前平均每天有4200个新病例,而在一月的第一周,该数字为4.1万。

美国全国的病例数也呈现类似的趋势。感染者从大约20天前的每日80多万下降至目前的每周43万。

欧洲多国大幅放宽限制

在欧洲,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和几个北欧国家已结束或放松了防疫措施。

在英国,几乎一切限制都取消了。公共场所不需要戴口罩,也不需要展示疫苗证书,就连在家办公的要求也被取消了。唯一还在执行的是,检测呈阳性的人需要自我隔离。

在挪威和丹麦等国,其病例数仍在高位徘徊,但政府仍然决定放宽管制,基本上是基于赌疫情正在消退。本周二,挪威取消了晚上11点后禁止提供酒水的规定,也再次允许超过10人的聚会。人们又可以像疫情前一样,肩并肩地坐在电影院、体育馆这类的地方了。

土耳其卫生部长科卡(Fahrettin Koca)说,“请放心,最糟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而周二(2月1日),土耳其日增超过10万,是该国的最高纪录。

瑞士也在本周三取消了在家办公和隔离的要求,并宣布将在未来几周放宽其他限制。瑞士当局表示,尽管感染数字创下新高,但医院并没有负担过重,重症监护室的入住率进一步下降。“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目前的这场危机将很快结束,可能开始地方流行性疾病的阶段。”

世卫的警告

虽然事实证明,奥密克戎导致重症的可能要低于德尔塔变体,但专家们警告人们不要低估它,对可能的新的、更危险的变种放松警惕。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Tedros Adhanom Gheybreysus)周二说:“我们担心的是,鉴于疫苗以及奥密克戎的高传播、低重症,在一些国家存在这种观点,已经不能也不需要防疫了。这种观点不符合事实。”

世卫组织的紧急状况负责人瑞安(Michael Ryan)也警告,政治压力可能导致一些国家过早重新开放,这将导致“不必要的传播、不必要的重症和不必要的死亡”。

也有进一步加强管控的欧洲国家

在欧洲一些国家放宽限制的同时,另一些欧洲国家收紧了防疫要求。自周一开始,意大利要求进入银行和邮局都需要48小时以内的阴性测试才能进入银行和邮局;任何50岁以上没有接种疫苗的人都可能被罚款100欧元。

在希腊,超过60岁而拒绝接种疫苗的人也将被处以罚款。

欧洲第一个实施疫苗接种义务的奥地利则计划在本月放宽新冠限制,诸如让餐馆延长营业等。

虽然感染数字飙升,但德国目前的新冠住院率并不算高

德国:创纪录的感染数和感染率

在德国,感染率每天都创出最新记录。德国周四(2月3日)通报,在过去24小时里新增病例超过23.6万,是疫情以来最高。同样创纪录的七天平均感染率已经超过1283。

目前德国仍然实施私人聚会最多10人(14岁以下除外)以及进入诸如百货、餐馆这样的非提供必需品场所需要出示疫苗接种证明等措施。

德国政府发言人周一表示,“一旦我们感到可以负责任地放松管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就会采取这一步骤。但目前,时机还不太成熟”。

更谨慎的亚太

比谨慎的德国人更小心的是亚太地区。在一些疫苗接种率远超德国的亚洲国家,当局决定坚持严格的防疫封锁措施,甚至短期进一步收紧。

太平洋岛国汤加在火山爆发和海啸之后,在帮助分发援助物资的两名港口工人身上出现了新冠感染,这个岛国周三进入了封锁状态。此前,汤加一直没有新冠病毒。

图中是冬奥会前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可以看到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

新西兰将放宽其严格的边境管制,使接种疫苗的新西兰人在入境后不必呆在由军队管理的隔离酒店里。但是未接种疫苗的人仍然必须隔离,而大多数外国人恐怕要等到10月才能不用隔离就能访问该国。

在中国,当局仍在坚持零感染政策。在北京冬奥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实施了严格的防疫封锁,一旦发生病例就迅速隔离。乘坐公共交通必须佩戴口罩,进入大部分场所也都需要扫健康码。

据中国国家卫建委公布,2月2日,中国大陆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9例,其中本土病例21例,创1月24日以来新低。

(美联社等)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相关图集:疫情下除旧迎新 虎年能否告别新冠?

期待生龙活虎:2022年2月1日,是中国农历壬寅虎年的开始。老虎在中国被视为威严、强大、活力充沛的象征。虎年也被寄予希望能带来旺盛的生命力。
过年放假 检测不止:迎接虎年新年之际,北京作为冬奥会举办城市,防疫不敢放松。直到农历除夕,北京每日都有新增病例,丰台、朝阳等城区的部分区域仍被列为风险地区。被封闭小区的居民在过年期间也要定期接受核酸检测。
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冬奥会:农历正月初四(2月4日)北京冬季奥运会将拉开帷幕。这场饱受争议的体育盛会将在严格的新冠防护措施下举行。全体外国运动员、工作人员、官方代表和记者接受“闭环管理”,所有活动都在“防疫泡泡”中进行。赛事不对观众售票,民众只能在春节假期里观看电视转播。
这边禁足 那里解封:在经过数周封城之后,上周西安疫情清零,宣布解封。该市这一波感染中,共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053例,是数个月来中国出现的最大一次疫情爆发。现在市民终于可以出门、聚会、游园、欢度春节。
就地过年和春运人潮:冬季新一波疫情和奥密克戎的出现,给坚持清零的中国防疫出了难题。为了减少人员流动,政府再次呼吁民众就地过年。尽管如此,春节前数天的杭州火车站还是人潮涌动。截至1月26日数据,此前十天内全国春运旅客发送量约2.6亿人次,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46%。
千里走单骑:就像图上的一家三口,有些打工者仍选择骑摩托车回家。据中国媒体报道,今年有些返乡者是考虑到这样可以减少途中的人际接触,降低感染风险。
香港:还要等两年?:香港过年的气氛同样浓郁。这里实行的是与中国大陆清零策略类似的防疫路线,居民当中完整接种疫苗的比例约为70%,明显低于中国大陆。香港欧洲商会估计,香港可能要等到2024年年初才会重新开放。
印尼华人迎虎年:东南亚各地的华人也在庆祝虎年的到来。雅加达街头出现了中国风格的新春装饰。印尼华裔人口超过760万,约占该国总人口的3.3%。印尼政府自2001年起允许公开庆祝中国春节,2003年将春节设为法定假期。该国目前也面对奥密克戎感染造成的病例激增。
伦敦中国城:同往年一样,春节前伦敦的中国城张灯结彩,熙熙攘攘。英国在经历了冬季奥密克戎感染高潮之后,一段时间来新增确诊病例数下降,疫情趋缓。大部分限制措施取消,社会生活基本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