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谦
2022-02-15T09:15:47.036Z
《隐入尘烟》全景式的展现了中国西北农村的样貌

(德国之声中文网)广袤的沙漠和贫瘠的土地、就地取材用泥土砖头砌成的房屋、大片大片金黄色的麦田、浓重的西北方言… 作为本届柏林电影节中唯一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中国影片,《隐入尘烟》全景式的展现了中国西北农村的样貌,从自然环境到人际关系,从大时代的背景到小社会的人情,导演李睿珺用暖色调、慢节奏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对相依为命的有情人在一个无情的社会里消亡的故事。

贵英是个身有残疾而无法生育、并且过了适婚年龄的女性;马家的四儿子马有铁是个大龄单身汉。故事在柏林电影节的大多数观众或许并不熟悉的那片中国土地上徐徐展开:不是高楼大厦而是破屋茅庐;不是横贯东西的高架桥和飞驰的汽车而是泥泞的乡间小道和空洞旷野之中的骡子。片中出现的人物都是中国总理李克强曾提到过的那6亿每月收入不足1000元的人群。

贵英和马有铁通过在中华大地上千百年来的传统—包办婚姻走到了一起。李睿珺导演是使用意象的高手,当海清饰演的贵英第一次来到马家时,她站在风雪之中,望向黑漆漆的门洞,门里是独自坐在角落里的马有铁,而她看到的只有一片漆黑,仿佛她无法掌控的命运和无法预知的未来。

专访:《隐入尘烟》——丰县的“另一种可能”

一张表情生硬的结婚照,很好地诠释了两个完全陌生的人被硬凑在一起的尴尬。但随着冰雪消融, 春天到来。两人的关系也逐渐变暖。有铁是个名副其实的暖男,对贵英的照顾无微不至,而贵英是个心地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女人。曾如荒漠一般的生命,有了润物细无声如春雨般的滋养,渐渐有了生命力。

有铁从邻居那里借来了鸡蛋,被两人放在打了孔的纸箱里孵化。在一个春夏之交的夜里,终于孵出了小鸡。麦田要丰收了,两人一砖一瓦盖得的房子,也初具规模了……

“非常中国式”的影片

报道柏林电影节已经有二十多年的资深记者, 原籍埃塞俄比亚的马哈里-塞吉德(Mahari Seghid)几乎看了每一部送选柏林电影节的中国电影。他评价说,《隐入尘烟》是一部非常中国式的影片,但也展现了平时媒体上所看不到的中国的一面。片子里对于乡村生活的呈现也让在埃塞俄比亚乡村长大的他感同身受。

《隐入尘烟》是一部慢节奏的电影,在德国影评人法比安·瓦尔梅耶(Fabian Wallmeier)看来,这131分钟的电影所包含的信息量并不大。他认为,电影表达了是简单的快乐和简单的爱情。 然而,已经不是欧洲电影节新鲜人的李睿珺导演选入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这部影片想要触及的话题远远比“爱情”更多,那些不得不轻描淡写却怎么都躲不开的话题: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拆迁、中国底层女性的命运、农村贫困之恶…… 不管是出于审查抑或是出于对电影整体风格的协调,这些不能大张旗鼓书写的话题,都随主人公一起,仿佛烟尘,浮动在背景之上。

这部平淡的影片全部的起伏几乎都集中在最后,导演虽然在片中大量使用了温和的大地色,像有铁和贵英所期望的静好岁月,但结局注定了电影的基调必然是悲剧,就像片子里温良的主人公,即使以德报怨,在冷漠的大环境之下,最后也只得隐入尘烟。

资深影评人大卫·鲁尼( David Rooney)将这部片子称之为中国新现实主义抒情片,并看到了故事展开的根基:中国农村无节制的城市化和农村社区的消失造成了无数“鬼城”,但他明确指出,即使不了解这个政治社会底色,也并不影响观影。那么这部片子就可以被当做一首不急不缓而催人泪下的人性挽歌来看待。而这恐怕是不少欧洲影评人的视角:远离喧嚣的田园牧歌、沉默的少数人对幸福追求的尝试……本身就对中国乡村环境不甚了解的欧洲人很可能看不到这平淡背后被深藏的隐疾。

《隐入尘烟》定档2月25日在中国进入院线,而在豆瓣上有一些因为各种机会得以先睹为快的中国网友已经抢先写下观后感,其中有些人的想法,与国际影评人不谋而合。如网友双晚表示:“从一个了解电影语境的中国观众角度出发,这种将逆来顺受浪漫化的温吞做法背后,又有多少结构性的顽疾被草草略过?这片土地有太多值得且亟需被讲述的故事,它们绝不该隐入尘烟。”

另一位网友德令哈则对于片中女性角色的分量提出质疑:“包办婚姻背景下,女性的命运却不是主题。甚至女性角色的存在是为了烘托和塑造一个和土地亲密依存的温情男人。” 海清饰演的女性角色确实如同中国女性给人的刻板印象一样,安静怯懦,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为自己发声,因此在片子里的存在感也比男主人公要弱。

相关图集:柏林电影节上的精彩华人瞬间

一支独秀: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只有一部中国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长江图》。这部文艺片将与其他17部电影共同角逐金熊奖。根据多家中国媒体报道,这部电影经历了数次补拍,曾一度因耗掉资金而暂停,整个拍摄周期断断续续地持续了4年之久。
历尽磨难:《长江图》由杨超执导。这位导演的作品曾在2001年和2004年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过奖项。杨超请来了曾与侯孝贤、王家卫合作多次的李屏宾担任摄影。图为《长江图》剧照。
大赢家:2014年是华语影片在柏林电影节的丰收年。《白日焰火》成最大赢家,这部犯罪剧情片不仅摘获了最佳影片金熊奖,男主角廖凡也获最佳男演员奖。另外,由娄烨导演、曾剑摄影的《推拿》获得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图为《白日焰火》导演刁亦男发表得奖感言。
华人评委:2014年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之一是著名影星梁朝伟。这一年的电影节共有12部华语片在柏林电影节期间亮相。
评审团主席:2013年,王家卫担任第63届柏林电影节评审团主席。这年仅有《一代宗师》作为开幕片被展映,没有一部中国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评委团里还有中国女演员余男。图为《一代宗师》剧照。
默契搭档:在国际影展上多次获得过奖项的余男(图中)和导演王全安有过多次合作,两人的作品之一《图雅的婚事》获得了2007年柏林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熊奖。
王全安的“福地”:作品不多的“第六代”导演王全安似乎是一个颇受到柏林电影节青睐的导演。除了《图雅的婚事》,他的《月蚀》、《惊蛰》、《团圆》等影片都在柏林电影节上亮过相。其中《团圆》曾获得最佳编剧银熊奖。
一炮而红:另外一个与柏林结下不解之缘的中国导演当属张艺谋。1988年,由巩俐和姜文担任男女主角的色彩浓烈的故事片《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擒得金熊,张艺谋也借这部电影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他的作品此后曾多次入围柏林电影节。图片摄于1988年2月23日。
那年的章子怡:2000年,张艺谋带着《我的父亲母亲》来到柏林,同行的包括这部电影的女主角章子怡。这部电影获得了银熊奖。《我的父亲母亲》之后,章子怡参演的《卧虎藏龙》在奥斯卡上斩获了最佳外语片等四项大奖。这名年轻女演员的星途自此一番风顺。
那年的巩俐:2000年第五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是知名女演员巩俐。图为《满城尽带黄金甲》剧照。
导演李安:《卧虎藏龙》的导演李安也拿过金熊奖。1993年他执导的《喜宴》和谢飞的《香魂女》共同获得了这个奖项。两年后,李安执导的英语片《理智与感情》再次摘取了金熊奖。图为李安与《理智与感情》女主角艾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在柏林电影节。
影后张曼玉:1992年,张曼玉因《阮玲玉》夺得第42届柏林电影节影后的桂冠。据悉,她是首度在三大电影节(威尼斯、戛纳、柏林)获得影后殊荣的华人女演员。这一届的评委包括张艾嘉。1997年,她张曼玉出任柏林电影节评委。图为《花样年华》剧照。
铩羽而归:大导演也有“扑空”的时候:2012年,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徐克的《龙门飞甲》、王全安的《白鹿原》都来柏林“争熊”,但都毫无收获。去年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虽然入围主竞赛单元,但也仅仅止步于此。其中的女主角之一舒淇也曾担任过柏林电影节的评委。
又是一年擒熊时:2016年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将于本周四(2月11日)拉开帷幕,整整十天的电影节期间,将会有约400部影片在各大影院放映。《长江图》是否能够能否在今年一举擒熊,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