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简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一周回顾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一周(2月14日-18日)中国重要财经新闻:
【时政】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话,称应通过对话协商寻求乌克兰问题的全面解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时表示,对于乌克兰局势,有关各方应该坚持政治解决的大方向,充分利用包括诺曼底机制在内的多边平台,通过对话协商寻求乌克兰问题的全面解决。
--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称中国应施压俄罗斯从乌克兰边境撤军
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呼吁中国就乌克兰危机向俄罗斯施压,称中国对克里姆林宫的支持,与不干涉政策和被视为负责任的全球角色的希望不一致。
--《焦点》美国将腾讯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网站列入“恶名市场”名单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四表示,中国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运营的电子商务网站被列入美国政府最新的“恶名市场”名单,被指销售或为销售假冒商品提供便利。
--USTR称需要新的贸易工具来应对中国政府主导的非市场政策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一份新的评估报告中表示,美国需要寻求新的战略并更新其国内贸易工具,以应对中国“政府主导的非市场政策和做法”。
--美国称寻求新战略应对中国的“非市场政策”,中国表示美应采取理性务实的对华经贸政策
--美国“无意”就印太经济框架与中国进行接触--美外交官
一位美国高级外交官表示,美国“无意”在即将启动的“印太经济框架”中与中国接触,但正在与那些对于建立一个没有胁迫的自由开放区域有相同愿景的伙伴进行讨论。
--美国司法部检讨中国间谍相关政策,学术研究人员或将不再成为箭靶
美国司法部正在完成一项执行令的检讨,该执行令针对的是中国的间谍活动及窃取知识产权问题,多位前任官员及批评人士指出,此番检讨料将避开将矛头指向学术研究人员的争议。
--印度屏蔽54个APP多数来自中国,中国商务部:望印方改善营商环境非歧视对待
印度出于安全考虑又屏蔽54个应用程序(APP),多数来自中国。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回应称,印度有关部门对在印中国企业和相关产品采取一系列打压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欧盟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钢制紧固件征收反垄断关税
欧盟官方期刊表示,欧盟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钢制紧固件征收关税,理由是这些产品的售价被人为压低。
--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将于4月7日正式生效
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新西兰贸易和出口增长部长奥康纳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宣布,均已完成《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的国内核准程序,《升级议定书》将于4月7日正式生效实施。
【财经】
--《焦点》中国1月通胀不及预期凸显消费疲软,政策进一步宽松可期
猪肉价格同比降幅扩大、鲜菜价格由升转降等,带动食品价格跌幅进一步加深,中国1月CPI同比涨幅亦因此跌破“1区间”,降至四个月低点。CPI环比涨幅低于正常春节假期前水平,亦进一步验证了消费疲软、疫情多城散发对经济的冲击。
--习近平:中国要加强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等领域立法步伐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撰文表示,中国要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加强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等领域立法步伐。
--中国国常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纾困,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措施,包括加大所得税减免、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等。
--中国央行报告:注重精准靠前发力,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牵引带动作用
中国央行发布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要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注重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保持信贷结构稳步优化。
--《分析师观点》中国货政进入为宽信用保驾护航阶段,结构性工具仍担主力
--中国商务部:正按照CPTPP有关加入程序与各成员接触磋商,愿通过改革达标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中国已就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内容进行了充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评估,目前正按照有关加入程序,与各成员进行接触磋商。
--中国发改委等赴青岛开展铁矿石市场监管调研,要求释放过高库存
针对近日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异常,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赴青岛开展联合监管调研,告诫部分铁矿石贸易企业,要求释放过高库存、尽快恢复至合理水平。
--中国市监总局提醒告诫部分铁矿石贸易企业,不得恶意炒作、囤积居奇
--中国同意粤港澳、成渝、长三角、京津冀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日前同意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均要求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于65%。
--中国发改委:“东数西算”要循序渐进、快速迭代,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发展
--中国财长:适当确定赤字率科学安排债务规模,加强与货币政策等协调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要适当确定赤字率,科学安排债务规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同时加强与货币政策等协调,确保宏观政策稳健有效。
--中国财政部:2022年提前下达新增地方债限额增至1.79万亿,专项债占比82%
去年底中国财政部仅公布了今年提前下达1.46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地方债额度,其发布的信息显示该限额出现变动。具体来说,除专项债额度保持不变外,新增了3,280亿元一般债务限额,这令今年提前下达的地方债总额度增加至17,880亿元人民币。据此计算,专项债务限额占比约82%,一般债占比约18%。
--中国财政部:扩大海南自贸港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范围,增列过山车、旋转木马等
为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企业前往海南自贸港投资,中国财政部公告称,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增列过山车、旋转木马、游乐场娱乐设备等文体旅游业所需的生产设备。
--中国1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5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商务部
中国商务部公布,2022年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FDI)1,0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折合15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6%。
--中国央企1月净利润同比增长10.2%,营收增12.4%--国资委
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1月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4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
--山东菏泽“无房无贷”购房者首付比例降至两成,未来或有更多城市效仿
中国地方政府稳楼市政策进一步发力。两位不愿具名的房企内部人士透露,山东菏泽市名下无住房且无个人住房贷款记录的购房者,首付比例可降至20%。分析人士认为,菏泽属于非限购城市,调整符合国家政策,料未来或将有更多市场调整压力大的城市效仿跟进。
--路透专访:中国经济三重压力与供给侧改革不到位有关,宏观政策宜靶向治疗--专家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曾担任过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的贺铿认为,近几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意是要通过激活、优化供给,以达到创造需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目的;但因理论认知度不足、措施不具体是导致目前三重压力加大的重要原因。简言之就是正确思想未能落到实处。
--北京市教委发布意见稿,面向学龄前儿童的非学科培训类教育移动应用一律停止运行
北京市教委发布意见稿,按照“双减”文件要求,从事线上中小学学科培训的需获得中小学线上学科培训许可;而面向学龄前儿童的非学科培训类教育移动应用一律停止运行。
--《特写》疫情反复、“内巻”不止,迷茫的中国“打工人”如何安放焦虑的灵魂?
在北京从事餐饮的董先生这两年焦虑的情绪越来越重,原本火爆预订的2022年春节年夜饭又因地处北京丰台的疫情重地而告吹,前两年投资的超市和烤肉店也在疫情重击下选择了关闭和转让,仅此两项就损失了数百万。
【金融】
--中国将与亚洲国家合作,促进本币在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将与亚洲国家合作,促进本币在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这是加强区域经济韧性计划的一部分。
--中国外管局官员:进一步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叶海生最新撰文称,外管局将继续统筹发展和安全,指导试点地区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宏观经济稳定。
--FED退出量宽有利于人民币稳定,中国央行仍有降准降息空间--原外管局官员
中国国家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前司长管涛撰文表示,中国当前基础国际收支顺差规模较大,人民币汇率存在偏离经济基本面的调整需求,美联储(FED)加快退出量化宽松步伐所产生的外资流入减少、贸易顺差缩小等,将有利于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中国拟将原信保基金“一分为二”,可参与化险但不得用于救助出险信托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文称,根据信托业保障基金功能不同,将原认购制基金更名为流动性互助基金,同时设立缴纳制信托业保障基金;在信托行业转型期,实行保障基金和流动性互助基金并行的筹集机制,以增强基金损失吸收能力,丰富化险资金来源。
--渣打香港成为首间境外外资银行获得中国跨境清算公司直接参与者
渣打香港称,该行成为首间在中国境外的外资银行,取得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CIPS)直接参与者的资格。
【固定收益】
--《分析》中国央行超量平价续做MLF,把控政策节奏和释放积极信号“两手抓”
在1月下调政策利率10个基点(bp)后,中国金融数据报喜,央行2月不出意外地暂缓了降息步伐。但在市场流动性宽裕大势下,当月中期借贷便利(MLF)仍超量续做,表明央行在把控政策节奏的同时,继续释放着积极信号。
--路透调查:中国央行2月政策利率降息停步,LPR下调预期亦烟消云散
随着中国央行2月政策利率降息暂时停步,对于下周一(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预期亦烟消云散。路透调查显示,随着利率锚MLF(中期借贷便利)的走稳,表明政策暂进入观察期,同时也将打消银行下调LPR的意愿。
--《焦点》中国高估值转债遭遇“至暗时刻”,调整未尽还需看正股脸色
中国高估值可转债适逢近期股债双杀遭遇“至暗时刻”,中证可转债指数周一重挫逾3%创近两年最大单日跌幅。分析人士表示,天量社融数据令股债双杀,成为转债市场大幅“杀估值”的导火线,机构恐慌情绪放大。
--《图表新闻》中美利差走低及乌克兰局势难遏热情,1月外资人民币债增量环近持平
1月中美利差一路走低及乌克兰局势紧张等并未扰动外资增持人民币债步伐。路透据中债登及清算所数据计算,境外机构投资者1月增持中债登托管债券501亿人民币,环比降近四成;增持清算所托管债券162亿元,扭转此前连六个月减持局面,外资当月在银行间债市总增量为663亿元,近乎持平上月规模。
【外汇】
--中国1月央行外汇占款实现五连增,偏结汇局面改变前料延续低增长
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1月末外汇占款较上月增加333.35亿元人民币,实现连续五个月正增长,增量较去年12月亦有所回升,但增加规模占总规模比重仍很小,一般可认为央行并未入市干预;由于2月美元波动明显增大,人民币仍偏稳,或可预计外汇占款规模变动仍有限。
--《分析》人民币走势不稳,再度引发对亚币脆弱性的担忧
人民币从近四年的高位回落令市场紧张,担心近期人民币稳定走势即将结束,恐将使区域其他货币面临风险,特别是在美国利率开始上升的时候。
--今年中国经常项和直投顺差料收窄,助力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原中国外管局官员
中国前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预计,2022年中国出口高增长景气可能已经过去,进口增速可能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见效进一步回升,服务贸易逆差可能重新反弹,这意味着经常项目顺差可能收窄。
--离岸人民币:1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创纪录新高,国际排名维持全球第四--SWIFT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报告称,1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由去年12月的2.70%升至3.20%,创出纪录新高,上次的高点是2015年8月的2.79%;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维持在全球第四位。
--离岸人民币:中国央行下周一在港发今年首批250亿元央票,含三个月和一年期
中国央行公告,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将于下周一(21日)在香港共招标发行250亿元人民币两期央票,其中三个月发行量100亿元,一年期150亿元。这也是今年央行在港发行的首批离岸央票。
【证券/行业】
--中国世茂深港项目60亿信托计划展期两年兑付,希望引入国企战投--消息
深陷流动性困境的中国房企--世茂集团的深港国际中心信托计划偿付有了初步方案。多位消息人士透露,世茂在投资人会议上提出,余额近60亿元人民币的上述信托计划展期两年兑付,今年2月将兑付1.82亿元。
--中国房企世茂拟出售近40个项目,价值超过120亿美元--南华早报
据南华早报报导,陷入困境的中国内地开发商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正在为近40个项目寻找买家,以增加公司流动性。该公司今年需要偿还200亿元人民币(31亿美元)的债券。
--中国房企阳光城两只美元债付息违约,称可能触发境内债券等产品相关条款
中国房企阳光城公告称,因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融资环境叠加影响,公司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未能在30日豁免期内(即2月15日)支付两只美元债利息,金额合计2,726.25万美元。
--中国保利发展拟发不超过10年至多98亿公司债,募资部分用于收购地产项目
中国上交所公司债项目信息平台最新显示,央企系地产公司--保利发展拟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期限不超过10年、注册金额不超过98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券项目已受理,募集资金部分用于收购地产项目。
--中国央企大悦城控股与招商银行签署100亿元并购融资协议,专用于地产并购
中粮集团旗下地产和管理公司大悦城控股最新公告称,14日与招商银行签署100亿元并购融资战略合作协议,招商银行将优先为大悦城提供地产并购相关的综合金融服务。
--《焦点》监管风暴过后,一些中资公司重启纽约IPO
申报文件显示,最近几周,至少有六家中国公司提交了在纽约上市的文件,有望结束去年中国监管机构史无前例的严格监管后长达数月的冻结期。
--《焦点》天量美国LNG供应长约加持,中企将跃居全球LNG贸易要角
中国企业未来几年势将成为全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市场的一股重要势力,主要得益于中国国内开放措施,及中方近期与美国供应商签订创纪录的LNG长期合约。
--《综述》高瓴清仓、桥水增持阿里巴巴“冰火两重天”,中概股投资阴霾难散
多家在美投资机构最新公布去年四季度美股持仓报告,其中中国互联网巨擘--阿里巴巴遭高瓴资本等多家机构减持或清仓,不过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反其道而行之大举增持该股近三成。业内人士指出,海外上市等系列监管“迷雾”下,中概股投资避险情绪仍在。
--中国教培机构高途称2月底前终止高中学科类辅导业务,料对收入产生重大不利
在中国教育部近日发文称将深入推进“双减”后,教培机构高途表示,公司将于今年2月底前终止向高中学生提供学科类辅导服务;预计将对2022年及以后的收入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中国拟加强网约车行业全链条监管,对严重违法违规公司采取下架APP等措施
中国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最新发文,拟加强网约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司,可组织发起联合监管,逐级上报提请采取处置责令暂停区域内经营服务、暂停发布或下架APP、停止互联网服务、停止联网或停机整顿等处置措施。
--中国1月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降2.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5.2%--民航局
中国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今年1月完成旅客运输量2,951.2万人次,环比增长8.9%,同比下降2.2%,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5.2%,恢复程度较上月提升3.8个百分点。
--中国1月手机总体出货量同比减18%,5G手机出货量降幅3.5%--信通院
中国工信部直属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周四发布报告称,今年1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为3,302.2万部,同比下降17.7%。
--中国乘联会:1月乘用车销量同环比双降,2月新能源车不会明显受补贴退坡影响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1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同、环比分别下降4.4%和0.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逾1.3倍,环比降近三成。乘联会并称,2月批发零售增速应值得期待,新能源车型销量不会受到补贴退坡明显影响。
--宁德时代紧急澄清:有关被美国制裁、与特斯拉谈崩等为“恶意谣言”,已报案
中国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称,近期网络平台相继出现关于其被美国制裁、被剔除创业板权重指数、与特斯拉谈崩等一系列“恶意谣言”,公司已经于2月12日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将对造谣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首家元宇宙行业协会公布第四批接纳成员,含三家上市公司
中国首家元宇宙行业协会--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发布第四批17家接纳的成员单位,包括三家上市公司--引力传媒、铜牛信息、天地在线。
--美的集团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奠基开工,建成后年产值可达400亿元
中国家电龙头--美的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分支迎来重大进展。美的集团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项目奠基开工,该项目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总投资约110亿元人民币,其中固投资产投资约65亿元;建成后可形成年产6,000万套产能,实现年产值400亿元。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获批,项目总投资额209亿元总产能为15万辆/年
德国大众汽车旗下奥迪与中国一汽集团的在华合资电动汽车项目正式落地。吉林省近日发布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备案公示显示,该项目总投资额209.3亿元人民币,计划开工时间为2022年4月,计划竣工时间为2024年12月;工厂总产能为15万辆/年。
--大众汽车已就收购华为旗下自动驾驶部门展开谈判--经理人杂志
据经理人杂志(Manager Magazin)报导,德国大众汽车正在与中国华为公司进行谈判,有意以数十亿欧元收购华为的自动驾驶部门。
--阿迪达斯称2022年将在中国市场实现增长,反驳在华销售额会降的说法
德国体育用品公司阿迪达斯表示,2022年它将在中国这个关键市场实现增长,即使在中国实施新的疫情限制和消费者抵制西方品牌的情况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