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探讨扩大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通管道 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财政司长
路透香港2月23日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周三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出多项措施,以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扩大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通管道,深化及扩大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高质量建设大湾区。
他在立法会宣读2022/23年度财政预算案时称,由证监会、港交所及金管局成立的工作小组,已完成容许“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币计价的可行性研究,提出详细的实施建议;工作小组将展开筹备工作,并与内地监管当局和相关机构协商。
“香港政府将会提供配套,例如宽免有关市场庄家交易的股票买卖印花税,以提高人民币计价股票的流通量。”
他并说,政府亦正与内地监管当局探讨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措施,例如逐步放宽额度,扩大可投资产品范围,增加参与机构数目,完善销售安排等。
此外,两地交易所在去年底已就将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达成共识,ETF互联互通可望尽快落实。
在推动债券产品多元化发展、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政府今年计划发行总值约45亿美元等值的绿色债券,全力推动香港迈向205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推动经济向绿色转型。政府绿色债券计划自2018年推出以来至今已发行超过70亿美元等值、以环球机构投资者为对象的绿色债券。
与此同时,政府将致力推动零售债券的发展,计划在下年度发行不少于150亿港元的通胀挂鈎债券(即iBond)和不少于350亿港元的银色债券,以及不少于100亿港元的零售绿色债券。
陈茂波指出,将逐步落实优化债券市场的建议,包括在政府债券计划下扩大发行绿色、人民币和较长年期的港元债券,以促进本地人民币和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及本地收益率曲线的形成。此外还会巩固香港在推动离岸人民币业务方面的优势,鼓励内地企业和机构参与香港的债券市场
推动证券市场方面,继迎接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而优化第二上市和双重主要上市制度、推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制度后,他说,证监会和港交所正检视主板的上市规则,以吸引一些从事先进技术且具规模的科技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但却未有盈利和业绩支持的企业上市。
他并称,巩固香港作为基建融资中心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首选海外融资平台的重要角色,按揭证券有限公司将于年内研究落实基建融资证券化先导计划,预期将于下年度在机构市场发行总值达4.5亿美元的基建融资证券化产品。
他又提到,为巩固香港作为金融、商贸和创科中心的地位而从未来基金拨款设立的“香港增长组合”将增加100亿港元,其中50亿港元以设立聚焦大湾区投资机会的“大湾区投资基金”,另外50亿港元用作“策略性创科基金”。
“在国家支持下,大湾区将会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发展前景亮丽。”他说,随着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联系越趋紧密,通过投资助力区内不同优势行业的发展,除了为区内发展增添动能外,亦为香港带来经济和社会收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