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騙案較前年升近兩成四 網戀投資騙案為前年三倍半
警方去年接獲19249宗詐騙案件,較前年上升近24%。警方表示,疫情下市民及公私營機構轉為網上或多媒體渠道接觸,騙徒亦多用互聯網及社交平台等犯案。
警方指出,網戀投資騙案自前年興起,騙徒利用網絡交友,引誘受害人參與不存在的網上投資項目。警方去年接獲642宗網戀投資騙案,是前年個案的三倍半。
警方透露,單一損失金額最大的網戀投資騙案發生在去年10月,受害人是一名65歲女退休人士,她網上帖文放租單位,一名聲稱持內地護照、由加拿大回流香港發展加密貨幣的男子表示有興趣租用。這名男子向女事主展開追求,並游說她安裝虛假程式投資比特幣,先後將1700萬元存入8個戶口,帳面上賺取不少回報。
約一個月後,女事主見戶口結餘增至4400多萬元,打算套現,但平台顯示其戶口曾用作清洗黑錢並被凍結,要求她繳交800多萬元保證金才能提款。女事主最終無法在平台取回款項,涉案男子亦失去聯絡。
另外,去年電話騙案有1140宗,宗數較前年下跌,但總損失金額超過8億1000萬元,較前年增加超過2億元。
警方表示,電騙群組有變化,由以往受害人以長者為主,轉為31歲以下的受害人增加,特別是內地來港就讀的大學生,其中涉款最高的一宗案件,受害人是21歲內地大學生,來港4個月,去年12月遇上假冒官員電話騙案,7天內被騙去港幣300萬元。受害人直至上網搜查資料,才發現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