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今次發行綠色零售債券集資所得,將撥入政府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為環境效益項目提供融資。至於未來會否將綠債發行恒常化,甚至取代通脹掛鈎債券(iBond),日後會研究綠債有無進一步調整空間。

許正宇說,雖然綠債發行條款和方式與iBond相若,但綠債集資的資金不會交由外匯基金作投資,會直接用作推動政府的能源效益項目。項目遴選準則要符合可再生能源、廢物管理及資源回收等用途。

初步入選的合資格項目包括啟德發展區新急症醫院、有機資源回收中心二期,及「綠在灣仔」等項目。

許正宇希望政府發行綠債起到帶頭作用,透過建立市場基準,促進債市進一步發展,令更多私人機構及各類發行人能參與綠色經濟。

對於金管局早前曾研究綠色債券代幣化,金管局副總裁劉應彬指,目前仍處於概念測試階段,需要一步步發展,與實際應用仍有一段距離,需要與持份者及服務供應商溝通,包括研究技術及交易結算層面,亦可能需要調整或研究監管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