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入侵乌克兰:3月8日最新情况综述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自2月24日开始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行动已经持续到第十三天。
以下是BBC中文汇总的过去24小时最新局势发展:
- 乌克兰表示,俄罗斯的炮击仍在阻止平民从基辅、马里乌波尔、苏梅和哈尔科夫等被围困城市撤离
- 乌克兰拒绝了俄罗斯提出的允许平民疏散的提议,因为许多疏散路线只会通往俄罗斯或其盟友白俄罗斯
- 乌克兰各地数以万计的居民断电,在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食物和水的供应不足
- 第三轮俄乌和谈未达共识,第四轮会谈将于周二举行
- 俄罗斯表示,如果西方继续对俄罗斯石油实施禁令,它可能会关闭通往德国的主要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Alexander Novak)说,“拒绝俄罗斯石油将给全球市场带来灾难性后果”,导致价格上涨一倍多,达到每桶300美元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最新的视频讲话中表示,为了“赢得这场战争”,他会留在基辅,不论多久
- 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等公司可能因未能从俄罗斯撤出而面临消费者抵制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 美国、法国、德国和英国誓言继续要让俄罗斯为其无端和无理入侵乌克兰付出更高代价
-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局称,俄罗斯军队的一名高级指挥官在哈尔科夫附近的战斗中丧生;BBC无法独立核实这一消息;俄罗斯官员目前尚未对此发表评论
- 根据制裁观察名单网站Castellum.ai的数据,俄罗斯现已超过伊朗和叙利亚,成为世界上受制裁最多的国家,总数达到5532项
- 美国参议员表示,如果华沙将其战斗机送往基辅,拜登政府就应当将美国战斗机送往波兰,补充波兰的战机机队;波兰是少数几个保留了俄罗斯制造的二手飞机库存的东欧国家之一,乌克兰飞行员知道如何驾驶这些俄国飞机。乌克兰总统此前呼吁向该国提供战机
马克龙和舒尔茨将与习近平通话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中国多次强调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和德国总理舒尔茨(Olaf Scholz)预计将在周二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联合电话会议。
此举标志着欧洲领导人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对中国的压力加大。
周一,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的第二次通话。
根据公开的通话记录,博雷利询问了王毅有关中国在“支持停止敌对行动和对话”及支持建立人道主义走廊以安全疏散平民等问题上的立场。
博雷利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乌战争的调解人“必须是中国”。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但与莫斯科关系密切的北京一直拒绝谴责俄罗斯入侵,也拒绝实施任何制裁,并表示“理解”俄罗斯在安全问题上的关切。
中国此前一直未正面回应是否将担任调解人角色。中国外长王毅在周六(3月5日)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话时称,中国鼓励俄乌直接谈判,也鼓励美国、北约、欧盟与俄罗斯“开展平等对话”。
王毅:愿意就乌克兰战争开展“必要”的斡旋
BBC驻中国记者麦迪文(Stephen McDonell)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中国外长王毅在记者会上
关于中国和在乌克兰的战争有两个问题。中国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来说服俄罗斯总统普京取消入侵行动?而且,更关键的是,北京希望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其与俄罗斯的关系地位来制止战争?
每年,中国外长都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举行记者会。
这是一个照本宣科的活动,有关方面事先对问题进行了筛选,因此有关答案已在党的最高层获得批准。
王毅被问及中国是否对俄罗斯的行为感到失望,以及北京拒绝将乌克兰发生的事情描述为“入侵”是否削弱了其自身的国际地位。
王毅外长没有就“入侵”一词作出回应,但表示他的政府“愿意在必要时与国际社会一起参与调解”来解决危机。
一些分析人士说,北京正在利用这场冲突来获得地缘政治优势,并指出现在为俄罗斯提供经济生命线是为了让普京得以维持目前局面,同时将战争根源归咎于美国。
当被俄罗斯记者问及制裁问题时,王毅表示中俄“共同反对重拾冷战思维”的作法。
中国政府如要参与乌克兰战争的任何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还必须是得到克里姆林宫首肯的方案。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