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8日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進行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強調擴大新增貸款規模。在穩字當頭政策背景之下,「寬信用」成為重點。市場分析認為,今年內可望再次降準、降息,時間點落在第一季末。

根據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除了「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外,特別提到「擴大新增貸款規模」。在穩增長的背景下,這項宣示引人關注。

綜合界面新聞、香港商報報導,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可能出於配合財政政策以及協助穩定經濟的考量,再進行一次全面降息、降準。

報導引述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琦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發揮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雖然未像2020年直接提及降準、降息,但總量性貨幣政策工具就蘊含了降準、降息的操作可能。」

據市場人士分析,降準是當前緩解銀行中長期流動性瓶頸、擴大新增貸款規模的重要政策工具;而中期借貸便利(MLF)降息則是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進而推動銀行降低實際貸款利率的最有效手段。

報導提到,考量當前的經濟運行態勢以及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預期目標訂為5.5%左右,可能會在第一季末或第二季初執行降準、降息政策。

除了市場人士與分析師,中國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日前受訪時也說,實體經濟是促進發展和創造財富的主體,在減稅降費同時,金融政策也可以做一些工作,「應該還要降息,進一步降低其綜合成本。」(編輯:吳柏緯/周慧盈)11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