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T06:28:44.241Z

(德國之聲中文網)以2019反修例運動(亦稱反送中運動)為主題的香港紀錄片《時代革命》的電影團隊在3月5日發出公告,邀請各地組織於2022年4月1日至10日參與全球放映。「香港人在德國協會」(Hongkonger in Deutschland e.V.)參與了德國法蘭克福、柏林、杜塞爾多夫及海德堡等四個城市的放映會的組織工作。
港人在德協會主席安莉莎(Aniessa Andresen)透露,早在去年,協會已萌生了在德國放映《時代革命》的想法,並已開始聯繫電影團隊。原想把字幕翻譯成德文,後來全球放映計劃公佈,距離目標放映日期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考慮到翻譯、替換及影院組織等工作所需時間,團隊討論後覺得全球同步放映意義更大,協會最終決定使用原版英文字幕,並在兩、三周内完成了德國的映前安排。
根據原本的計劃,除了《時代革命》之外,該協會還準備在德國舉辦其他香港民主運動相關紀錄片的放映會,目前已敲定的其中一部電影是《紅磚危城》。雖然片名相近,且也是以反修例運動期間的香港理工大學衝突事件爲主題,但和之前在香港上映時引發電檢(電影檢查)風波的《理大圍城》並不相同。另一部紀錄片《暴烈與溫柔》則從未在香港上映,且預料現在已無法通過電檢,目前正送往台灣參展。而《時代革命》此次德國公映也得到駐德國臺北代表處的資助。
据港人在德協會介紹,與《紅磚危城》片方的洽談始於去年。年底時香港獨立媒體《立場新聞》被迫關停,這令安莉莎擔心電影的合作會受到影響,因爲該片的版權當時屬於《眾新聞》,而後者與《立場新聞》同被視爲批判性媒體 。協會於是在1月1日再次聯繫片方,不料翌日就見到《眾新聞》挂出1月4日起停運的公告。所幸由於合作事宜早前已確定,所以該片還有機會在德國播放。2021年,香港《電影檢查條例》因應港版《國安法》的實施而進行了修訂,電影在香港已無法自由地放映。將這些在香港成爲「禁片」的電影帶到德國,為留在香港的香港人去做他們無法做的事,安莉莎認爲這是海外香港人的責任。
在德國的香港聲音
根據其網站信息,「香港人在德國協會」由一群旅德港人於2019年8月開始籌建,並於同年10月正式注冊成立。安莉莎稱協會的誕生與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密切相關。運動爆發之後,協會創辦成員感覺香港的情況需要關注,他們作爲海外香港人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支援,這是協會成立的原因。儘管之前已經在各地組織過一些聲援香港的集會活動,但正式注冊後,各項工作可以在德國法律框架下運作,也在操作層面上使得諸如放映會等更多活動得以實現。
安莉莎坦言,協會支持德國的核心價值,即自由民主,並將焦點放在香港的相關事務上,並不限於政治方面。除了組織集會和研討會、發出公開信、出版小冊子、為新來的港人(包括難民庇護申請人)提供支援外,協會也進行文化上的推廣,包括製作一些文化相關的德語短片,組織綫上德語班,以及面向德國人的廣東話班等。在生活方面,協會也組織諸如聚餐等民生性的活動,藉此連結在德港人。
為港人發聲可以體現在具體的事務上。例如,協會曾收到很多居留證申請方面的求助。由於德國各地的處理方法不一致,BN(O)護照(即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 passport,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及香港特區護照均對應了幾個不同的國家代碼,這會導致申請材料的差異。於是,協會出面去信要求德國聯邦政府進行澄清,經過半年的努力後才最終解決了問題,類似的求助後來大幅減少。安莉莎總結道:「香港人應該做,或者可以代香港人發聲的事,我們都會去做。」
相关图集:《国安法》在香港的第一个冬天
黄之锋等三人出庭后被还押:11月23日,前香港众志的成员黄之锋丶周庭与林朗彦继续接受2019年6月21日包围香港警察总部案件的审判。三人必须还押并等候12月2日下午2点30分的正式判刑。这是周庭首次遭刑事检控,也是她首次被法庭下令还押。
两区议员涉选举舞弊被捕:11月22日,香港天水围区议员王百羽及九龙城区议员李轩朗以及另外一人清晨被港警逮捕,理由为两人涉嫌诈取选举资助。此外,两人组成的团体选举总支出约489万元,被建制派质疑申报天价开支以进行诈骗。图为王百羽。
「臭水事件」三立法会议员被捕:11月18日,朱凱廸、許智峯及陳志全等三名前立法会议员先后被警方上门拘捕,理由是在今年5月28日和6月4日向立法会主席台投掷恶臭液体,涉嫌违反《立法会﹝权力及特权﹞条例》中的藐视罪及香港法例第212章《侵害人身罪条例》中的「意图使他人受损害、精神受创或恼怒而企图施用有害物品罪」。图为许智峯走出警署。
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被DQ:11月11日,港府宣布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4名民主派立法会议员即时丧失议员资格,由左至右分别为郭荣铿、杨岳桥、郭家麒及梁继昌。立法会议员胡志伟批评北京彻底放弃《基本法》和“一国两制,令立法会变成一言堂。
民主派立法会议员集体辞职:为了抗议港府DQ四名立法会议员,另外15名民主派议员宣布集体辞职。11月12日,立法会秘书处称已收到全部15名表示会总辞的泛民议员的辞职信,但除了许智峯和毛孟静辞职则于12、13日凌晨起生效,其余13人辞职日都于12月1日生效。
锺翰林寻求庇护前被捕:10月27日,香港社运人士、「学生动源」前召集人锺翰林在寻求美国庇护前夕被捕,港警称理由是他8月起在社交平台發表内容涉嫌煽动他人分裂国家,违反《香港国安法》。锺翰林也是7月29日被以《香港国安法》罪名逮捕的4名学生之一,也是港警国安处成立后第一批被拘捕的人士。
罗冠聪在柏林挺香港:9月1日,中国外长王毅访问德国时,香港民主人士罗冠聪在柏林的德国外交部外发起示威,呼吁德国就助香港示威者,也呼吁欧盟正视人权议题,对中国涉及侵犯人权的官员实施制裁。
無奈而積極的「境外勢力」
對於協會在海外的努力發聲,安莉莎苦笑著說他們是逼於無奈地積極去行動。協會的組織者都不是政治人,只是草根,純粹因爲見到香港的現狀而自發地想為香港做些事,儘量去做。這是一種很無奈又無助的狀況,但如果大家都撒手不管的話,香港就不復存在了。在安莉莎看來,比如説廣東話(粵語),這種方言在廣州只剩下半條命,在學校不准講;在香港情況其實也是一樣,只剩下一半。如果語言消失了,這也意味著文化的消失。在普通話之前,廣東話才是正統的漢語,繁體字(正體字)才是正統的中文,這些都是真正的中國文化。「我們首先有責任承傳自己的文化……其實我們是很愛國的,很愛中華文化,所以我們更要努力保衛我們的語言和文化。」
成立時間並不長,也由於2020年港版《國安法》實施而遭遇過人事變動、甚至是解散危機,面對經驗不足、語言障礙等各種問題,這個僅有兩歲半的協會仍然在努力地服務社區。安莉莎很感激共同協作的團隊,以及一些願意出錢出力的其他當地組織,尤其是台灣人的支持。沒有這些幫助,這次放映會也無法順利完成籌備。她覺得,雖然協會只是一股很小的「外國細力」(外國勢力),但感覺自己並不孤單。「一班同路人走到一起,那就繼續走下去。」
相关图集:“反送中”两周年大事记
规模超过“雨伞运动”:之前就有数万人参与的反对修订《逃犯条例》活动,经历了2019年6月4日规模格外盛大的纪念六四事件三十周年之后,于当年的6月9日那一天,规模超过了香港的“雨伞运动”。民阵方面表示,那个周日的游行规模超过了2003年的七一50万人大游行,有103万人参加游行。警方则表示,高峰期的参加人数为24万人。香港警方当天表示,游行期间拘捕了7人,分别涉及普通袭击、刑事毁坏、袭警等罪名。香港政府官员此前表示无意收回草案,并强调草案只包括严重罪案,不会影响集会、新闻、言论自由。
“五大诉求”的基础:2019年6月12日,不顾之前大规模抗议的反对声音,香港立法会按计划二读《逃犯条例》。会议前约三小时,大批反对修例的民众就占据附近马路,迫使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在早上10点52分宣布延后原定于11点举行的二读会议。在特区政府总部以及立法会前的示威区,大批示威者与警方发生冲突,警方一度后退,随后释放催泪弹逼退示威者。过程中,有示威者出现身体不适,也有警员受伤。从这时开始,示威者集中对警方发出过度执法的指责。而这也奠定了之后“五大诉求”的基础。
一宗在台湾发生的杀人案:2019年二三月的春季,中港二十多年来谈不拢的引渡安排,却因为一宗在台湾发生的陈同佳杀人案忽然破局。香港政府当时提出修订两条有关引渡的法律--《逃犯条例》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最具争议之处是,把移交逃犯的涵盖范围开放至中国内地、台湾和澳门。在新机制下,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之中,立法机关的审查权力将被删去。 特首不再需要立法会同意,就可以启动拘捕和引渡程序,然后交由法庭审批是否移交疑犯。这个决定,掀开了香港回归中国以来,最声势浩大的一场社会运动的序幕。
元朗袭击:2019年的7月,反送中运动开始愈发激进,并扩散至其它地区。不再集中于之前的维多利亚公园至金钟或中环地区。7月21日在香港示威民众继续举行大规模游行的同时,多名身穿白衫的人士在预谋下,手持武器在鸡地及港铁元朗站无差别袭击路人和列车乘客,导致多人流血受重伤。有女性指遭到非礼,也有救护队员表示急救时遭到白衣人袭击。警方在事后称,部分白衣人有黑社会背景。香港官方虽然谴责这一暴力事件,但拒绝将此袭击归类为暴动。尤其香港警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受到质疑,有包庇施暴者之嫌。元朗袭击事件发生前,中联办官员李蓟贻要求元朗乡绅驱赶示威者。建制派议员何君尧被拍到曾与白衣人握手,还向白衣人竖起大拇指,对他们说,"你哋系我英雄"(你们是我的英雄)。
机场成“战场”:元朗事件激生了许多反送中示威者的报复心理,付诸暴力示威的决心也越来越大。经历了一系列警民暴力冲突的反送中运动,于8月初以“万人接机”的旗号进入香港机场。示威者在抵港大堂展示标语,并向游客散发宣传品。活动开始网民发起者强调“不冲击,不破坏,不入禁区”,由于活动没有向警方申请不反对通知书。机管局实施应对管制措施。几日后这场活动变为瘫痪香港机场的活动。大批示威者聚集在机场阻挡旅客入内,导致大量航班登记服务被迫暂停,离港航班取消。示威者向受阻旅客表示,瘫痪机场的目的是向政府施压。
警察版的“元朗袭击事件”?:8月31日,反送中运动迎来又一波周末的抗议高潮。同时有部分香港港铁的乘客和市民向示威者表示反对意见,并发生肢体冲突。之后多名特警冲入太子站驶往中环的月台和列车,用胡椒喷雾和警棒袭击车厢内乘客。警方表示只是使用“适当武力”制服示威者,但批评声音指出警方的做法为“无差别袭击”,是警察版的“元朗袭击事件”。
正式撤回 于事无补:2019年9月4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正式撤回逃犯修订条列草案,“以完全释除市民的疑虑”。这位香港特首还表示:这两个多月发生的事,令每一个香港人都感到震惊和伤心,亦令大家对香港感到焦虑和痛心,大家都希望可以尽快走出目前的困局。她作为行政长官,有责任尽一切努力,在种种局限下寻找社会向前行的机会。同时她表示将全力支持监警会的工作,政府会认真跟进监警会日后提交的报告建议。但对与坚持“五大诉求 缺一不可”的示威民众来说,这位女特首的让步仍然不够。
港警向示威者开第一枪:直到2019年的10月1日中国国庆日,香港的“反送中”抗争已经持续大约半年,不但让香港陷入主权移交以来的最严重政治危机,也对北京政权构成挑战。中国政府希望在10月1日中共庆祝建政7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结束香港的混乱局面。在比邻香港的深圳大规模集结安全力量被视为北京释放出的强硬信号:不排除武力介入香港,“止暴制乱”。同日,警方首次用实弹击伤示威者。令这场警民冲突不仅无法缓和,而且还将升级。
“战场”进校园:反送中元年的11月,随着"罢工、罢市、罢课"的"三罢"持续,示威者与警方的"战线"已扩展到大学校园。其中香港中文大学的情况最为严重。 根据多家港媒报导,11月12日期间,香港警方称有示威者在通往吐露港的天桥上用杂物堵路,并说到场后又被示威者以砖头与汽油弹攻击。警方随即进入中大校园抓人,并在与学生对峙的过程中,数度施放催泪弹,示威学生则以汽油弹与砖头还击。在这一大环境下,香港多所大学决定提前结束学期停课,取消本学期余下课程。
新冠画上的休止符:2019年年底至2020年年初,首先从中国大陆城市武汉大规模爆发的新冠病毒,给香港的这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画上了一个休止符。政府以抗疫为由,相继禁止了一系列示威活动。示威爆发整整一年后,比当年《送中条例》更加严格,对香港影响更为深远的《港区国安法》正式实施。反送中运动中包括黄之锋、周庭、林朗彦、黎智英等人在内的领袖人物也相继多刑叠加被判入狱。2021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听取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工作汇报时,提出「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的根本原则。同时香港人争取港区自治,实现真普选的努力仍在继续。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