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冬残奥会“和平”与“共生”理念动摇
【共同社3月4日电】“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口号寄托了实现国际社会团结以及无隔阂社会的愿望。然而,这一愿望已风雨飘摇。临近冬残奥会开幕,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了进攻。东道主中国振兴残疾人运动之举也不乏发扬国威的一面。残奥提出的“和平”与“共生”理念动摇。
“现实非常讽刺。因为残奥有各种类型的运动员,很多是因战争受伤或残障。”乌克兰残奥委会主席苏什科维奇经陆路辗转抵达北京,激动地作出了这番发言。
关于一度获准以“中立”身份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国际残奥委会(IPC)3日决定全面禁止其参赛。来自各国运动员的异议涌现,撤销前一天所作决定的这场闹剧,可谓反映出“分裂”已波及世界体育界。
英国医院的医生路德维希・古德曼(已故)为二战受伤士兵做康复训练时加入了运动,成为残奥会的起源。继承父亲遗志的伊・勒夫勒(89岁)对通过运动找到生活价值的残障人士面貌印象深刻。她力陈“残奥带来的是灵感和希望”,但混沌的世界局势与这一理想背道而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