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观点:中国今年GDP增速5.5%左右达标有难度 偏低赤字率不意味财政支出收缩
路透北京3月5日 - 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周六在北京开幕,中国将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设为5.5%左右,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分析人士指出,5.5%的目标并不容易达到,主要看基建是否能提前发力,若疫情“零容忍”政策有边际宽松或优化,也有利于内需的恢复。
他们并认为,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会继续降准及降低政策利率,央行直接购买资产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2.8%的财政赤字率较为保守,显示政府对加杠杆仍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但综合考虑跨年调入资金、支出规模扩大等因素,财政支出仍然积极。
以下为分析师要点摘录: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陆挺:
5.5%左右的目标要达成的难度非常高,因为出口面临压力,消费受疫情影响,房地产今年会萎缩,预计房地产政策会进一步宽松,但幅度有限。
2.8%的赤字率要辩证来看,尽管下调了,但去年财政超收部分会结转到今年,实际的赤字规模不会比去年少。而且今年财政支出规模要增加2万亿元,也即是说同比增长在8.4%左右,这基本和GDP目标是比较吻合的。
3.65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规模和去年公布额度一样,但去年未用完的专项债额度会在今年使用。此外,今年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可能大幅下降,降幅估算在两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整体看,今年也不是特别宽松的财政政策,实际财政支出可能接近零增长。
--德邦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芦哲:
政府工作报告将赤字率设定为2.8%,收到3.0%以内,主要考虑财政的可持续性,但并不意味着财政支出的收缩。由于跨年调入资金较多,弥补了财政收支缺口,使得赤字率能够保持相对低位。
财政支出仍然积极,今年专项债规模与去年相同,维持3.65万亿元,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两万亿以上,对应8.5%的支出增速,远高于2020和2021年,也高于疫情前的2019年。
--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 胡月晓: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GDP增速目标定在5.5%,高于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这需投资加速赶上,而受制于债务问题及楼市泡沫影响,投资回升唯赖结构改革推进,预计央行直购资产或开启、元宇宙应用场景生态系统建设等新产业建设,或得政策倾向性支持。
--中海晟融首席经济学家 张一:
5.5%的GDP增速目标是完成1,100万新增就业的必要增速。财政赤字率低于3%,体现国家控制政府杠杆的决心。不过,考虑到国有利润结转、调入预算稳定基金等,支出规模较去年扩大两万亿人民币;同时考虑到3.65万亿专项债并叠加去年四季度发行的1万亿专项债,实际财政支出规模并不低。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 周浩:
5.5%是历年来最低的一个增速水平,但高于市场的预估水平,稳预期想法是比较明确,不想给市场更差的预期。但困难也很多,主要看基建能不能提前发力,上半年对经济有所支撑,同时拉动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需求,看居民端需求能不能起来。另外,疫情防控政策或许在执行层面稍微宽松和优化,也有利于内需的恢复。这是一个可能相对确定的运行轨迹。
货币政策方面就是少量多次降息,还有降准,看是否能对经济有相对持续的刺激。2.8%的赤字率和3.65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说明政府端在大力加杠杆上较为谨慎。当然,去年财政的确有“余粮”,可以在今年结转使用。
--保银资本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张智威:
经济增长目标比较高,赤字比去年预算低,房地产政策似乎没有明显调整,继续强调“房住不炒”。达成今年经济增长目标面临不小的困难,正如报告所说的“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华兴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 庞溟:
将今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5%左右,考虑到此前两年疫情中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2021年四季度GDP增速为4%,均显著低于长期潜在经济增速,5.5%的目标并不容易完成,需要更积极的政策支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需要在“二十大”前将稳增长作为政策的重中之重,有机结合各种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以稳预期、扩内需、保供给。
相关背景:
--在疫情反复、俄乌战事引发全球震荡的乱局之下,中国今年两会于本周五如期召开,在稳字当头的基调下,政策的火力点如何集中于“六稳六保”备受关注。而在两会前夕中国诸多部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无一例外地介绍其如何在稳增长方面发力加码的努力。
--中国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称,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稳定经济大盘,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着、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坚持壮大实体经济,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完善普惠金融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高度重视防范金融风险。
--中国政协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在政协会议召开前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也要看到今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经济发展面临严竣挑战。今年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落到实处。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 here显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1%。(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