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中国2022年能耗考核增加弹性 为稳增长腾挪政策空间
路透北京3月7日 - 在去年多重因素导致缺电限产严重扰乱经济运行后,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双碳”进行了纠偏,强调先立后破。周末发布的中国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没有设置年度能耗下降的具体数字目标,并强调留有适当弹性,旨在为稳增长目标实现腾挪政策空间。
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能源转型与“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限产等工作的推进将更加平稳有序,国内供需定价的煤炭、钢铁难再出现一轮由供给快速收缩而导致的价格飙升过程,大宗商品保供稳价仍将是今年政策一大主线。
“双碳目标的实现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2022年‘稳字当头’的政策基调下需统筹考虑双碳转型和能源安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称。
他预计,2022年仍将以稳为主,能源转型与“两高”项目限产等工作的推进将更加平稳有序,未来对于风光等清洁能源的消纳使用将进一步提升,钢铁、有色等“两高”行业将更加偏向高质量发展。
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相比,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设置能耗下降的具体数字目标,而是表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此外,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还对国家重大项目实行能耗单列。
去年报告要求“‘紮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今年措辞则变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再次强调了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要推动能耗 “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 “双控”转变。
在“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同时,报告还表示要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也指出,2015年以来单位能耗下降只有两年没有定量指标--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和今年,而且今年还豁免了两个部分不纳入能耗统计,从而可以避免再次出现2021年下半年的限电停产的矛盾。
“(统计口径上的变化加上考核周期的变化)意味着,今年,能耗可能不再是稳增长的约束变量,...为稳增长做好了‘能耗约束’的柔和处理,”她称。
去年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曾对运动式“减碳”点名纠偏,要求坚持全国一盘棋、先立后破,但9月发生的限电一度无征兆扩大至居民用电,带来的限产也让宏观经济雪上加霜。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双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基本国情还是以煤为主,从理论高度进行厘清与纠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六表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政策一大主线: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作为中国最基础的能源和工业生产原料,煤炭价格大起大落不仅严重冲击工业正常运行,而且煤价高企也让企业苦不堪言,严重挤压利润。
今年在俄乌战争阴影下,原油价格已经吹响了大宗商品涨价的号角,飙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点。布兰特原油期货和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期货价格都已经突破每桶120美元。
“能耗考核增加弹性,保障能源供应、稳定产业链信心,...大宗保供稳价政策仍将是今年政策另一主线,”申万宏源宏观分析师秦泰等也称。
他们预计,全年国内煤炭产量仍将有比较明显的正增长,国内供需定价的煤炭、钢铁难再出现一轮由供给快速收缩而导致的价格飙升过程,从而才可能在油价仍维持高位、未来回落时点和幅度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有序、稳定保持国内工业品通胀压力和成本压力逐步缓解,提振工业产业链信心。
为了避免煤炭价格再次成为“脱缰的野马”,中国国家发改委日前明确了煤炭价格合理区间。发改委也一再强调要保障另一个重要大宗商品--铁矿石价格的平稳运行。
“耗双控政策十四五统筹考核,旨在为今年稳增长目标实现腾挪政策空间,”浙商证券宏观分析师李超称。
他预计,今年为支持新能源生产的高耗能原料及中间投入品,如硅、纯碱、光伏玻璃等有释放供给,制约生产新能源的掣肘有望逐渐破除,以托底经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