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7T11:20:29Z

路透北京3月7日 - 尽管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因拒绝称其为“入侵”而受到批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周一仍强调,中俄关系具有独立自主价值,不受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中俄双方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双方将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深化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22年3月7日,北京,王毅通过视频参加两会记者会并回答问题。REUTERS/Ryan Woo

王毅在中国“两会”记者会 here上介绍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就乌克兰危机、中欧、中美、台湾、朝鲜、中日、中国-东盟、中印关系等热点问题一一进行回应。他指出,零和博弈不是正确选择,希望共同推动美国对华政策重回理性务实的正轨;中欧则应对某些势力的挑拨“高度警惕”。

“中俄关系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双方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王毅称,“不管国际风云如何险恶,中俄双方都将保持战略定力,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他表示,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之上,双方共同反对重拾冷战思维,反对挑动意识形态对抗。

为应对西方压力,中俄关系日益密切。但对于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中国拒绝谴责,甚至拒绝称其为入侵,这使北京在外交方面陷入两难境地,既要尽量避免遭到外界批评,同时还要与俄罗斯站在一边。

针对乌克兰局势,王毅称,导致乌克兰危机的原因错综复杂,“解决复杂问题,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而不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

他认为当前国际社会应聚焦劝和促谈,中方希望即将开启的第三轮谈判能取得新的进展,而且中方愿继续为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还要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

王毅还重申,台湾问题同乌克兰问题有着本质区别,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乌克兰问题是俄乌两个国家之间的争端。

**中美:零和博弈不是正确选择**

中美关系并没有因为美国拜登政府上台而出现缓和,双方在台湾、新疆等问题上冲突不断。

王毅指出,美国有关“四不一无意”的表态始终漂浮在空中,迟迟没有落地,希望双方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替代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推动美国对华政策重回理性务实的正轨。

“大国竞争不是时代主题,零和博弈不是正确选择,”王毅称。

所谓“四不一无意”,指美国方面有关“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抗”的表述。

王毅指出,美方仍不遗余力地对中国开展零和博弈式的“激烈竞争”,不断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攻击挑事,接连在国际上拼凑打压中国的“小圈子”;中国作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完全有权利采取必要措施坚定捍卫自身的正当权益。

他还称,美国的“印太战略”正在成为集团政治的代名词,真正目的是企图搞印太版的“北约”,维护的是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体系。

**中欧对有关挑拨应“高度警惕”**

在谈到中欧关系时,王毅表示,“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有些势力并不愿看到中欧关系稳定发展,编造所谓“中国威胁”,炒作对华竞争,鼓吹“制度性对手”,甚至挑起制裁和对抗。

“中欧双方对此都应高度警惕,”他称。

他指出,中国的对欧政策保持稳定坚韧,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将继续支持欧洲独立自主。

同时,也希望欧洲形成更为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奉行务实、积极的对华政策。

欧盟-中国全面投资协定经过了七年谈判,在2020年12月终于达成。但随后在2021年5月欧洲议会冻结了中欧投资协定批准程序。

去年年底欧盟宣布延长包括对中国官员和实体在内的人权黑名单制裁,令中欧投资协定前景进一步蒙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