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部详解用特定国有金融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 规模1.65万亿
路透北京3月8日 - 中国今年调降赤字率至2.8%左右,或许是为了打消市场对今年积极财政政策是否真积极的疑虑。中国财政部周二解释称,今年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了2021年以前形成的部分结存利润。这些资金安排用于大幅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帮助地方财政特别是县区财政缓解减收压力。
根据财政部今年的预算报告显示,今年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1.65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8%达21万亿元,支出增长8.4%达26.71万亿元。赤字33,700亿元,比2021年减少2,000亿元。
财政部 here称,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是中国的惯例做法,也是统筹财政资源、跨年度调节资金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中国烟草总公司、中投公司等,人民银行也是上缴单位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出,并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
世纪疫情发生以来,为应付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在财政政策措施上,中国一直预留政策空间。对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暂停上缴利润,以应不时之需,是预留的政策空间措施之一。有关机构因此形成了一些待上缴的结存利润,这些结存利润应该上缴。
财政部称,考虑当前与长远,在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情况下,经按程序批准,今年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了2021年以前形成的部分结存利润。这些资金安排用于大幅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帮助地方财政特别是县区财政缓解减收压力。上述转移支付资金将纳入直达机制管理,快速精准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GDP增长5.5%左右,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
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人民币、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
李克强周日参加广西团讨论时指出,今年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着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今年财政赤字率有所下降,支出规模明显加大,主要是特定国有金融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利润,这笔资金前年和去年没有使用,为今年留下了政策空间。
中金报告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政策的三大抓手(基建投资、减税降费和转移支付)均有亮点。总量上财政支出强度显著提高。虽然今年一般赤字率从上年的3.2%调低为2.8%,但地方新增专项债持平于去年的3.65万亿元,而且去年未用资金的结转结余和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可为今年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利润依法上缴近年结存利润预计达1.65万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