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收创两周新低 关注欧洲央行会议及美国通胀数据
路透上海/北京3月10日 -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四收创两周新低,日内成交量有所回升;中间价则升至一周高位。交易员表示,俄乌冲突似有缓和迹象,两国外长在土耳其开始会谈,但地缘紧张局势前景不确定性仍大,外围市场情绪或反复,不过人民币料维持偏稳走势。
他们并指出,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的连锁反应还在发酵中,需要密切关注制裁对欧洲银行业的负面冲击;重点关注欧洲央行周四晚间会议,以观察俄乌冲突对其货币政策的影响;另外美国将公布通胀数据,这可能影响美联储下周会议的预期。
“短期(人民币)可能就横盘整理,下周美联储加息后估计会有些回调,”一外资行交易员称,关注欧央行如何评估俄乌战事对通胀和经济前景的影响。
另一外资行交易员表示,美元/人民币下方基本堵死了,要上去也比较难的,除非连续出现昨日午后那种避险冲击。
渣打银行最新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更快复苏及强劲的国际收支状况可能在更长时间内支撑人民币走强,而且资本突然大幅外流的风险仍有限,预计未来几个月资本可能重新流入中国债券市场;维持上半年人民币在6.3-6.4区间的预测。
马来亚银行(Maybank)报告指出,美联储首次加息前美指大概率上涨,但通常在美联储首次加息后美指平均下降2-4%。另外地缘政治也是双向的,未来几周俄乌停火或外交解决方案的任何迹象仍可能导致近期油价和外汇走势发生逆转。
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周三表示,由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能源危机不断加剧,任何能够增加供应的油气公司都应快速提高产量。克里姆林宫周三指责美国对俄罗斯发动经济战,这引起了能源市场的混乱,并提醒华盛顿,俄罗斯正考虑对美国禁止进口俄石油和能源的决定作出回应。
兴业研究最新观点称,此次对俄金融制裁影响深远,暴露了在西方零和博弈思维下,美元、欧元、甚至“中立国”的瑞郎也并非“安全资产”。俄罗斯很可能进一步加大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以土耳其为代表的其它经济体也将加速“去美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美元-人民币两极格局”初现端倪。
全球汇市方面,周四,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外长会晤以及油价缓和使市场近期的一些恐慌情绪消失之后,欧元守住隔夜大部分涨幅。之前欧元创下近六年来最大单日涨幅。
IG markets的分析师Kyle Rodda说,“由于这场冲突,欧洲央行对欧元区经济在未来6 到12个月的发展前景没有太多的预见性,所以央行可能会退后一步,调查形势。”
以下为今日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中间价,以及离岸市场人民币的主要报价:
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 今日 上日 升贬
即期官方收盘价 6.3216 6.3163 -0.08%
中间价 6.3105 6.3178 0.12%
即期成交额 319.44亿美元 273.26亿美元
日内波动幅度(pips) 92 日低6.324 日高6.3148
今年以来升贬幅度 0.81%
2005年汇改以来升贬幅度 30.92%
一年期美元/人民币掉期 1110 1147
离岸人民币市场 今日 上日
CNH即期 6.3283 6.3217 -0.10%
一年期美元/CNH掉期 1078.23 1117
一年期NDF 6.4434 6.4488 0.08%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