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持中高速增长本身就是很大难题 实现5.5%增速需相应政策支撑--总理
路透北京3月11日 - 疫情反复、俄乌战争阴影下中国要实现今年设定的5.5%增长目标面临不小挑战,总理李克强周五坦言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本身就是很大的难题。他用“登山”对此做了形象比喻,并将今年增加财政支出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大规模减税退税等视为“登高山的时候输氧”。
他在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并称,实现5.5%左右的增长,这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是不容易的,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支撑;但今年采取的举措不仅是应对短期的,也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决不预支未来,是可持续的。
他指出,今年中国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和挑战,且不说各种复杂环境在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就是本身要实现5.5%的目标,今年得要有九万亿元人民币的名义GDP增量。
“这就好像登山,如果你要登1,000米的山,想爬10%,那100米就可以,如果你要登3,000米的山,想上5%,那就是150米。而且条件也变了,越往上气压越低、氧气越少,看似速度放缓了,实际上分量更重,”李克强称。
中国去年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6%以上”,在低基数效应下完全可以轻松实现。去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接近114.4万亿元人民币,但增速下半年急转直下,三季度同比增速“破5”至4.9%,四季度勉力守在4%。
李克强指出,去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标杆是按照6%来确定的,也就是说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都要围绕着这个标杆进行,亦因此降低了赤字率、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这也为今年应对新的挑战预留了政策空间。
他并称,去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不到1%,也和中国实施的合理宏观政策有关。
李克强称,中国今年采取的措施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决不预支未来,是可持续的。中国还有应对气候变化、收入差距、债务等众多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中长期过程中,包括今年去有力地应对。
“有关方面的措施我们都在安排部署,中国现代化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他称。
中国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较2021年预算赤字率3.2%调降;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与上年持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较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退税减税的规模历史上最高、达2.5万亿元,重点支持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