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1T06:04:26Z

Reuters3月11日 - 作者 乔艳红

2022年3月11日,中国北京,商场大屏播放李克强在记者会的发言画面。REUTERS/Tingshu Wang

路透北京3月11日 - 今年是中国政府的换届之年,稳增长是重中之重,但新冠疫情反复、俄乌战争阴影下要实现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显然难度也较高。总理李克强周五坦言,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本身就是“很大的难题”,并用“登山”进行了形象比喻。

他指出,实现5.5%增速需要政策支持,并将今年增加财政支出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大规模减税退税等称为“登高山的时候输氧”;但也明确表态宏观政策绝不预支未来。

而在外需趋势性放缓之际,中国经济正迫切需要内需的提振。但李克强把减税降费誉为“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宏观支持政策,基本相当于确认中国并不会采取发放消费券之类的刺激措施,预计消费短期内仍将低迷。

今年秋季将迎来中共二十大的召开,这也是李克强“担任总理的最后一年”。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记者会上,他当然也躲不开热点的俄乌战争问题。李克强称,当前乌克兰局势确实令人担忧,应尽最大努力支持双方谈判,谈出和平的结果。

对于中美关系,他则表示,还是要多对话、多沟通,“既然双方互相打开了大门,就不应再关上,更不能脱钩。”此外,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没有也不会变。

美国证监会(SEC)最新披露的一份包括五家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退市风险名单,令热门中概股周四迎来一个罕见的“血屠”之夜,多只龙头股出现两位数的崩溃式跌幅。中国证监会北京时间周五凌晨紧急回应称,坚决反对一些势力将证券监管政治化的错误做法。

在这场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记者会上,李克强累计回答了13个问题,还包括就业、疫情防控、香港疫情、台湾问题等。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如“登山”**

去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接近114.4万亿元人民币,但同比增速下半年急转直下,三季度“破5”至4.9%,四季度勉力守在4%。

李克强指出,实现2022年5.5%左右的增长,这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实质上就是进,是不容易的,今年得要有8、9万亿元的名义GDP增量,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支撑;但今年采取的举措不仅是应对短期的,也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决不预支未来,是可持续的。

“这就好像登山,如果你要登1,000米的山,想爬10%,那100米就可以,如果你要登3,000米的山,想上5%,那就是150米。而且条件也变了,越往上气压越低、氧气越少,看似速度放缓了,实际上分量更重,”他称。

中国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较2021年预算赤字率3.2%调降;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与上年持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较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退税减税的规模历史上最高、达2.5万亿元,重点支持制造业和小微企业。

当被问及减税降费以及是否会采取类似发放消费券政策的问题时,李克强称,中央政府的政策储备是有的,但需要集中使用,要在大规模投资、发放消费券、减税降费里面“三选一”,其中减税降费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

“施肥还得要施到根上,根壮才能枝繁叶茂,”他表示,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退税和减费并举,把退税顶在前面,如果效果好,还会加大力度。

**为灵活就业者系上“安全带”**

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亦是发展问题。中国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多年来最高;高校毕业生1,076万,是历年最高;还有近3亿农民工要有打工的机会。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广泛渗透,包括快递、外卖、网约车等行业容纳的灵活就业人员亦越来越多。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

李克强表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灵活就业这种就业形式会比较长期地存在,针对他们的劳动权益、社会保障等问题,要逐步完善政策,也就是说要给这些“骑手们”系上“安全带”。

而且“放管服”改革就是强调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目的还是要给依法经营的企业撑腰打气,...当然,也希望企业在发展当中都是规范健康的,”他称。

中国去年在不断加强对网络平台如滴滴出行、美团等监管同时,亦持续要求加大对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力度。

去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6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今年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

“因为我们现在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必须有1,100万人以上,(今年)最好有1,300万人以上。...只要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就能够实现有些人说的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李克强称。

他并强调,就业优先也是宏观政策,其他政策要配套,今年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财政货币政策要围绕实现就业目标来展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