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4T10:03:05Z

路透上海3月14日 - 中港股市周一联袂重挫,香港科技板块更是陷入“血崩”模式,恒生科技指数录得单日最大跌幅。投资者深受内外监管的压力夹击,外资撤离以及美联储加息将近,则进一步重创风险情绪,处于监管逆风的内房、医药和电子烟股票亦成抛售重灾区。宽松预期升温和本土新冠疫情拖累人民币走弱,而中国债市则在MLF降息预期支撑下延续暖意。

资料图片:2018年1月,中国香港,港交所外的中国国旗、香港区旗及港交所旗帜。REUTERS/Bobby Yip

香港恒生指数收盘暴跌5%下破20,000点至逾六年新低,并创2020年5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恒生国企指数崩跌7.2%,创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香港恒生科技指数收挫11%。

A股方面,沪综指收跌2.6%录得近20个月最大单日跌幅,并创近一年半收盘新低;沪深300指数收挫3.1%。

“港股来说没有政策、没有行业(利好)。至少互联网行业未来2-3年内,看不到任何景气,没有景气度可言,”华鑫证券分析师严凯文称,恒生科技板块就像中美博弈的一个主战场,现在被打得落花流水。

他认为,港股互联网板块没有防御的属性,同时叠加了美国发布中企退市名单、俄罗斯在欧美海外资产的遭遇,投资者担忧海外资产的安全,引发避险情绪。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上周公布首批五家因为《外国公司问责法》而进入被识别清单的公司,将中美监管摩擦再次推到台前,并引发大批中概股崩跌。分析人士称,这是SEC根据法案按部就班的操作,本在预期之内,但因市场太弱引发恐慌;随着各家公司陆续发布年报,预计将有更多在美中概股也会步其后尘,被拖入退市风险名单之中。

两位知情消息人士上周五表示,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就审计监管合作的对话和磋商进展比较顺利,双方都展示了愿意解决问题的诚意,有望尽快达成共识。但这似乎对市场的提振作用有限。

随着市场聚焦中美的监管博弈,中美关系的最新进展也重新进入投资者视野。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对北京发出警告称,如果中国帮助莫斯科规避因俄乌冲突受到的全面制裁,中国“绝对”将面临后果。沙利文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将于周一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会晤。

来自中国的政策监管压力,暂时也并没有见底的迹象,令中港市场,尤其是在监管风口的互联网板块遭遇进一步压力。

网信办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指出,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合理限制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产品和服务中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

两大互联网巨擘联袂重挫,阿里巴巴收盘下泻10.9%续创新低,腾讯控股则收跌9.8%。华尔街日报报导称,中国央行在近期对腾讯普遍的支付网络的检查中发现监管违规和错误,腾讯面临反洗钱违规罚款可能创纪录。

滴滴上周五狂崩44.1%,几乎一夜腰斩。媒体报导称,滴滴出行已暂停香港上市计划,此前该公司未能满足中国监管机构对其处理敏感用户数据的系统进行整改的要求。

“八部委的审查还没有结论怎么可能让回来。就算是港交所,也不可能让这么快回来。而且还有个问题,首先是说牌照怎么办?目前为止还没有交通部的牌照,本身合规就是个问题,就不说是不是VIE架构的事情,“华兴证券(香港)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称。

**地缘持续紧张、美联储即将加息冲击风险情绪**

投资人士认为,地缘持续紧张,美联储加息引发资金外流,都是市场持续调整的重要推手。

“港股最近一两周的大跌,更多的是市场或者宏观层面的。”格雷资产董事长张可兴表示,比如说俄乌的战争导致高油价带来通胀,加上美国加息预期导致新兴市场的资金外流到美国。

他认为,从数据上看到外资撤出新兴市场,包括国内的A股港股,这是大跌的主要原因,并建议目前阶段先观望,等到地缘局势缓和、其他因素指标都向好后,才考虑去选择优秀的股票买入。

美联储本周将召开会议,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本周的会议上升息25个基点。加息预期下,北向资金加速流出。北向资金周一净流出超144亿元人民币,延续近日大幅流出态势;上周北向资金已净卖出A股逾360亿元。

行业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认为,北向资金流出有可能是受到俄罗斯海外资产被冻结和没收的间接影响,“但其实更多是外资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需要进行资产的动态调整,并不意味着说外资失去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胡泊则表示,上周末又有传闻称互联网企业正在裁员,也可能加深了市场对该行业的忧虑。

胡泊表示,近期欧美资金持续从A股和香港市场流出,主要原因还是美联储的加息缩表预期,资金从新兴市场和科技成长股上流出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现象;此外地缘政治上,中美监管的冲突也确实影响了市场的信心,导致资金进一步流出。

市场目前的抛售已经有非理性的迹象。华南一资管人士称,目前来说不太会有大量基金产品清盘,但是如果继续演变大跌加剧,那么就会有很多清盘的。

在持续的地缘冲突刺激下,全球股市进入剧烈动荡的区间,中国股市亦遭遇显著回撤,沪综指上周一度探至20个月低位。随着近期行情走疲,多家百亿级私募基金旗下有产品跌破预警线,地缘冲突和通胀的忧虑令部分市场参与者降低仓位进入防御态势。

**港股地产、电子烟和医药股联袂重挫**

债务忧虑持续发酵下,香港股市地产板块开启“瀑布泻”模式。

民营内房股云集的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今日收盘崩跌12.6%,至逾五年低位。碧桂园服务和碧桂园分别重挫21.5%和18.9%;此前碧桂园澄清称近期社交媒体上流传有关公司境内外融资相关陈述不实,但似乎未能打消市场疑虑。

此外,受最新的监管逆风重创,中国电子烟制造龙头--思摩尔国际暴跌24.1%,上周五雾芯科技则单日蒸发36.3%的市值。

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上周发布对《电子烟国家标准》的二次征求意见稿指出,不应对未成年人产生诱导性,不应使产品特征风味呈现除烟草外的其他风味;电子烟烟具应具有防儿童启动功能和防止意外启动的保护功能。

抛售亦蔓延至长期饱受集采监管逆风的医药板块,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收盘重挫10.6%,再创纪录新低。在美国发布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退市风险名单冲击及港股整体颓势的双重拖累下,百济神州、再鼎医药、和黄医药港股收盘跌幅介乎于8.4-19.2%。

“最近内房股和香港医药股的下跌,主要是被整个恒指下跌环境拖累,导致投资者失去信心而抛售。”横华国际证券执行董事周亚科表示。

**人民币走弱,中国债市则延续暖意**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一收盘放量大跌370点,中间价创一个月新低。交易员称,美联储即将加息支撑美指高位震荡,而弱于预期的中间价及本土疫情反弹担忧均施压人民币,部分结汇客盘转为观望,短期或在6.36附近震荡,未来调整空间待看下一步美联储政策收紧步伐。

他们并表示,近期CFETS指数一路攀升,监管层或对人民币强势有所不安,需继续关注后续中间价传递的政策信号;而最近中国股市大跌,此前流入境内市场的避险资金可能持续流出,这也会拖累人民币表现;另外俄乌会谈的不确定性也会扰动市场情绪。

周末中国境内疫情加剧,叠加2月金融数据全面下滑,市场对本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调预期升温,支撑债市暖意,银行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一续降,盘中一度最低至2.75%,创约一个月以来新低;金融期货交易所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则因补上周五行情涨逾0.6%。

不过交易员指出,近两日现券收益率下行速度过急,令止盈压力也在增加。如果央行明日没有如市场多数预期下调MLF利率,债市出现回调的可能性非常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