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名单将引爆中概股集体退市?中国官媒:断言入单企业最终被强制退市为时过早
路透北京3月13日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五家中概股退市风险名单引发“中概股会否集体退市”热议。对此中国官媒--经济日报周日刊文称,首批名单的公布早已有迹可循,并非一个突发事件,且相关法规存在缓冲期,目前断言入单企业最终会被强制退市尚为时过早。
经济日报刊登作者为中金公司管委会成员的文章并称,3月10日(周四)的美股盘内交易情况一定程度上存在非理性恐慌,美股次日开盘以来虽然仍有市场恐慌情绪,但投资者正在逐步意识到这点。
SEC周四将百济神州、百胜中国、黄医药、再鼎医药和盛美半导体列入临时清单,这些公司可在15个工作日提出异议,之后将正式成为确定清单。
名单的披露,导致在美上市中概股隔夜血崩式大跌,并严重拖累港股表现,香港恒生科技指数周五早盘大幅低开4.7%,随后跌幅扩大至逾8%,再创新低。追踪在美上市中概股的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周四盘中狂泻11.1%,最终收跌10%。相比去年2月末的纪录高位,该指数已经跌去近七成。
上述文章指出,SEC的识别行为是依据已公布的法案及规则实施的一个常规性步骤。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的规定,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聘请了注册于美国之外的审计师,且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认定在其注册地无法完整开展检查或调查,则SEC有责任持续识别该公司并予以披露。
“随着未来几个月更多无论中概股还是其他外国公司公布年报,预计该名单还将逐步延伸,”文章称,并援引SEC曾根据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的情况调查显示,有273家发行人存在被识别可能,其中22%注册于美国,78%注册于美国境外。
但列入临时清单后,公司并不会被要求立即退市,而是将连续三年继续接受检查,如果至2024年初(发布2023年年报后)连续三年仍未满足条件,则可能被要求从美国退市。
“相信两国监管者都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来解决这一问题(审计监管),长期而言避免中概股集体被迫退市的双输局面,”文章称。
两位知情消息人士周五对路透表示,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就审计监管合作的对话和磋商进展“比较顺利”,双方都展示了愿意解决问题的诚意,有望尽快达成共识。
“这个事一直在稳步推进中,虽然此前在审计标准上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向好向前,步调是积极的。”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