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5T03:18:49Z

路透北京3月15日 - 中国1-2月工业、投资和消费同比增速远超预期,基本相当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的翻倍。其中工业和投资增速均创2021年6月以来最高,社零增速为去年7月以来最高。

资料图片:2021年12月,北京,顾客在一家超市内购物。REUTERS/Carlos Garcia Rawlins

中国国家统计局指出,1-2月经济恢复势头较好,但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较多。

1-2月详细数据:

--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路透调查中值为3.9%)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路透调查中值为3%)

--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路透调查中值为5%)

--1-2月民间投资同比增11.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7%

--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20.9%,基础设施投资增8.1%

--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5.5%,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5.4%

以下为分析师评论摘要:

--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屈庆:

确实各项数据都在反弹,主要因为今年政策落地的比较早,基建、房地产都在放松,消费的餐饮还比较强。虽然2月金融数据稍微差一点,但其实1-2月信贷增速还在10%以上,足够支撑经济在5.5%左右。不必纠结于某个月的金融数据到底高了还是低了,因为某种程度来说,政策是最主要的。

房地产销售比较差,因为本身房地产是一个下行周期,但是房地产投资是高于市场预期的,其实这就说明房地产放松,基建的放松,确实对经济产生的正面影响。但是还不够,因为房地产如果全年是负的话那对经济还是有影响,所以还是可以继续刺激或者放松。

降准降息其实并不关键,因为降准降息后还得有信用的抓手,也就是说降准降息后银行不愿放贷也不行,或者说实体没需求也不行,核心问题还是要行业政策要继续放松。今天央行没有降息,说明央行可能认为现在的货币政策创造的货币环境是合适的。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 周浩:

因为2月疫情还没起来,3月数据必然会下滑。但整体看,有1-2月的托底,一季度数据至少不会太差了。

--方正中期期货金融衍生品研究员 彭博:

1-2月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主要是投资和消费增长均保持平稳,固定投资同比增长13%,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20.9%,大幅超出预期。消费增长也较好,达到7.6%,整体消费能力较为稳定。当然,消费数据较好也与春节效应有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销售下降19.3%,这一关键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后市依然不乐观,仍将对于经济增长构成拖累。

预计后续针对房地产仍将可能出现政策性的宽松进行维稳。由于3月全国多地爆发疫情且部分城市物流遭受严重影响,3月经济数据可能总体出现回落。

相关背景:

--中国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为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闭幕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本身就是“很大的难题”,实现5.5%增速需要政策支持,并将今年增加财政支出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大规模减税退税等称为“登高山的时候输氧”,但宏观政策绝不预支未来。

--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后劲很强,是实现今年目标的基础所在,今年5.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今年的投资机会很多,也要讲究目标精准,目前已经通过和正在执行的102项重大项目像是个“大套娃”,内含有2,600多个重大项目,其中96%已经开工,稳妥有序的实时投资正在推进。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1-2月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十分明显,总体上保持了去年四季度稳健的态势,对平稳运行有信心;但也要看到当前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交通运输的困难和费用的提升,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等,不可避免对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造成影响。

--中国央行日前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为增强可用财力,今年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