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7T09:18:45Z

路透北京3月17日 - 中国网信办官员周四表示,今年将继续开展打击网络谣言、整治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领域乱象、算法综合治理等十项专项行动;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压实网站平台的主体责任,对敏感领域、敏感事件产生的各种信息加强识别。此外,近期将启动针对算法专项行动,督促整改“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问题。

网信办官员在国新办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发布会上并称,继续深化自媒体涉新闻信息网络传播乱象治理,集中清理违规账号和信息;要对MCN机构(多频道网络服务机构)进一步明确标准、划出红线,正在研究制定MCN机构信息内容管理规范。

中国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表示,网络生态乱象很容易反弹回潮,更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得到解决,同时还有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不断出现,因此“清朗”必须持续深入。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打击和治理网络谣言,意义尤其重大。”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在相同场合表示。

张拥军称,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将组织网站平台对已经认定的网络谣言信息进行清理,防止其反复传播,重点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生科普等领域的谣言信息,开展一次全网清理;压实网站平台的主体责任,对敏感领域、敏感事件产生的各种信息加强识别;严肃追究网上谣言信息发布传播的相关方责任,对首发谣言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加大惩处力度。

在规范新闻信息网络传播秩序方面,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副局长张勇表示,将严打重点传播平台违规采编、超范围转载、篡改新闻标题、违规PUSH弹窗推送等行为。将继续深化“自媒体”涉新闻信息网络传播乱象治理,集中清理违规账号和信息。抓住流量入口治理这个关键,聚焦手机浏览器、网址导航、主流工具类应用扰乱传播秩序突出问题,划定红线。

网信办3月初发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不得弹窗推送新闻信息;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管理制度。

“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当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比如说色情低俗、恶意炒作、高额打赏,特别是诱导未成年人打赏的这些乱象。”盛荣华称。

此外,今年还将全面整治劣迹艺人违规复出、被封账号违规转世;整治直播间营造虚假人气、虚假带货量,短视频账号营造虚假流量等问题。

他并强调称,在当前互联网领域和互联网企业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的形势下,开展“清朗”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二是促进互联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企业更好地规范发展、健康发展、安全发展。”盛荣华说。

盛荣华3月上旬赴新浪微博调研并召开部分重点网站平台工作座谈会。他表示,经过一年的专项整治,网上“饭圈”、互联网账号运营等。网络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微博、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快手、美团、知乎七家网站平台负责人参加。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周三主持最高层级别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专题会议,要求有关部门“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规范MCN机构发展,开展算法整治专项行动**

“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是很多网上乱象的源头,”盛荣华表示,将督促网站平台对影响比较大、受众比较多的重点产品进行评估调整,要想方设法刹住“流量至上、唯利是从”的风气;将指导网站平台强化信息共享,推动违法违规账号跨平台处置,同时与公安等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加大打击力度。

据其披露,去年累计清理了招募水军、推广引流违法违规信息262万多条,查处了网络水军沟通联络账号群组290多万个,处置了问题商家1.2万个,问题商品15万多件,下架关停APP、网站平台300多家。

对于发展迅猛的MCN机构乱象,张拥军表示,严禁MCN机构造舆论、蹭热点,严禁MCN机构为牟利打造“网红儿童”;督促网站平台建立MCN机构分级管理制度;此外,正在研究制定MCN机构信息内容管理规范。

“对MCN机构的规范并不是说要把他们‘一棒子打死’,更是希望他们合法规范运行,”张拥军称。

网信办网络管理技术局局长于永河表示,去年已对全国范围内300余家互联网企业进行了算法检查,包括新闻媒体、电商平台、视频网站等。

于永河并称,将于近期启动算法治理专项行动,时间将持续到今年年底,严厉打击算法违法违规行为,督促整改算法不合理应用带来的“信息茧房”“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问题,落实好今年1月出台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