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8T01:47:12Z

路透华盛顿3月17日 - 美国政界人士都很清楚,高通胀可以让政治生涯提前结束,但通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最终是由非民选产生的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官员所控制。

资料图片:2014年2月,美国华盛顿,美联储总部的一间会议室。REUTERS/Jim Bourg

美国通胀率已处于40年高位,而且可能还会被欧洲战事进一步推升,随着美国消费者明显感受到汽油及食品价格上涨、薪资购买力缩水之痛,美联储再度被推上火线。

美联储控制通胀的主要工具是联邦基金利率。这个指标利率牵动银行间资金拆借及其他贷款利率。自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以来,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近零水准,也是房贷等利率持续低廉的一大原因。

但情况已经在改变。美联储周三表决通过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调升25个基点,升至0.25-0.50%。更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的最新预测显示,在今年剩下的六次政策会议上,每次都会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显然已经展开一场传统式的阻击通胀战役。

像这样的升息周期,主要目标是抑制消费者及企业支出。举例来说,若房屋抵押贷款利率上升,消费者利用房屋抵押贷款进行翻修或换购家具的意愿将会减弱。藉由压抑需求,物价涨速应会放缓。

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努力并非都以同样的方式奏效。有几次也造成经济衰退,在降低通胀的同时,也扼杀了就业和经济增长,用美联储的话来说就是“硬着陆”。

这次的升息周期会如何呢?过去几十年来没有完全相似的情况,但每个加息周期或许都有值得借镜的部份。

图:美国经济硬着陆和软着陆

并非所有美联储加息周期最终都会造成经济衰退。1970年代之后的成绩或许称得上有所改善。

红色实线为美联储加息周期,红色虚线为联邦基金利率,绿色虚线为通胀率,灰柱为经济衰退期

tmsnrt.rs/36ky0D5

**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石油危机、滞涨和经济衰退**

美联储1970年代的一次重大政策错误,成为之后惨烈战胜通胀的前奏。

1970年代初,受到时任总统尼克松(Richard Nixon)施压,要求在1974年总统大选前将失业率维持在低水平,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伯恩斯(Arthur Burns)推迟升息。结果通胀飙升,等到伯恩斯终于升息,迎来的是更严重的问题。

图:伯恩斯大幅加息以弥补行动迟缓

伯恩斯对通胀的应对迟缓,因时任总统尼克松谋求竞选连任而向其施压。伯恩斯最终在1972年初开始升息试图弥补,累计加息近10个百分点。

tmsnrt.rs/3JlMxNu

现任美联储官员不喜欢谈论现在与1970年代的相似之处。但两者确有一些相似点。薪资上涨、货币政策宽松、失业率超低,以及油价大涨。1973年阿拉伯国家石油禁运以及六年后的伊朗革命,导致油价飞涨,美国对一些燃料实行配给制。

1970年代时通胀率最高超过14%,而控制住通胀的重任落到了美联储主席沃克尔身上。他确实做到了,但他将指标利率大幅提高,美国经济在短时间内两度衰退。

有些人说这是美国经济当时需要的苦口良药。但代价高昂:美国1982年失业率高于10%。

图:沃克尔控制住通胀

高通胀依然持续,一度超过14%。沃克尔在1979年8月成为美联储主席,并继续加息周期,使联邦基金利率达到22%,引发经济衰退。

tmsnrt.rs/37Ar4m2

**格林斯潘:定心锚,缓和和危机**

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于1987年接任美联储主席,他在任期内的大部分时间都因完成沃尔克起头的工作而受到赞誉。在格林斯潘的领导下,美联储巩固了公众对美联储将控制通胀的信任,种下了一个可能有助于缓和实际物价上涨的定心“锚”。

格林斯潘任内的几次升息周期不像沃尔克那样剧烈,对他的褒扬来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被认为是最经典的“软着陆”,在政策收紧的同时却没有出现经济衰退。新世纪伊始,经济出现了短暂下行,但这也被归因于科技股的暴跌。

格林斯潘在2006年初离开美联储后不到两年,他开始走下神坛,一场起源于美国楼市的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崩溃。一些人认为,他有意将利率维持在低位,并对银行业监管采取较宽松的措施,是造成危机的原因之一。对银行业宽松监管是一种基于市场的观点,认为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投资者会以理性态度承担风险。

从2004年到2006年期间,利率确实上升了,不过随后在2007-2009年发生的美国经济衰退与借贷成本水平关系并不大,而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早先金融系统中不良抵押贷款的影响。

**一个新时代?**

自十多年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以来,美联储决策者们一直在努力应对一个新世界:通胀似乎稳稳地守在2%目标附近或者更低,而且全球各地利率似乎都在下降。

在那次危机中,美联储首次将利率降至近零水平,并一直保持到2015年底。当美联储时任主席叶伦和她的继任者鲍威尔启动加息周期时,利率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准。甚至在新冠大流行导致经济衰退之前,美国经济就出现了压力迹象,升息周期戛然而止。

图:美联储在金融危机期间首次采用了零利率政策,并且直至2015年12月之前从未尝试加息。之后在经济显示出压力迹象前,利率仅上升了2.5个百分点。

tmsnrt.rs/35XPTbc

当前这轮升息周期的结果将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乌克兰战争是结束还是加剧。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所带来的能源冲击,看起来已经不会像1970年代时那样持久。投资者和分析师预计,美联储将不需要采取沃尔克式的激进措施来缓解物价压力。

这并不意味着这次就会比较轻松。事实上,美联储正在押注通胀会迅速回到大流行之前的趋势。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和就业市场更加紧俏,结果如何还远不能确定。

图:自新冠疫情以来通胀率飙升,

tmsnrt.rs/3nAYuFm

图:随着通胀飞升、疫情消退以及俄乌爆发冲突,美联储官员预计将在未来一年每次会议上基本都会加息。预估显示到2023年底利率可能升至2.8%。

tmsnrt.rs/3wkV4fM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