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LME镍交易混乱无序 但投资者很难找到替代者
路透伦敦3月17日 - 尽管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镍交易动荡不安,断断续续,但那些可能想把业务转移到其他地方的投资者发现,很难迅速找到现成的替代方案。
由于价格在数小时内翻倍至每吨100,000美元以上的波动,拥有145年历史的LME上周暂停镍交易活动并宣布部分交易无效。本周恢复交易后出现的一连串技术故障,又让交易员们大为恼火。
在这场混乱中,一些人指出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是一个事实上的基准,那里的镍交易很少出现这种中断。
但要让上海期货交易所制定全球参考价格,必须做出很多改变。
对于非中国人来说,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是很困难的,他们需要与中国实体建立联系。交易商说,然后还有货币和语言方面的差异,以及关税和增值税方面的调整。
上海也有很多小规模的散户投机者,而LME则由金融机构、生产商和工业用户主导。
“我不认为有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Liberum的大宗商品战略主管Tom Price说。
“较长期来看,LME似乎有很多麻烦。”
LME指标镍合约周四跌至每吨41,945美元,连续第二日触发跌停限制。
交易员说,它可能会继续下滑,直到与中国市场的镍价达到平价,约为每吨34,300美元。
但一家LME场内交易会员(RDM)的交易员表示,欧洲工业界的实货用户并未就此涌向上海市场。
LME称上周的情况是“史无前例”,LME将考虑采取行动,防止再次发生类似情况,进一步建立市场韧性。
尚未能取得上海期交所评论。
Price指出,在LME镍合约恢复有序交易之前,一些当地实货买家的业务报价可能需要以“妖镍”事件前的交易所价格为准。
**中国定价能力**
从长远来看,作为世界上许多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费国和生产国,中国希望在制定全球价格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官员段绍甫指出,这起镍期货事件凸显出提升相关有色金属品种期货国际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他周四在协会网站发表文章指出,建立基于中国的国际基本金属合约,将提升中国大宗商品定价能力。
新的国际版合约可能会效仿2020年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推出的国际铜期货。
**CME有机可乘?**
另一种可能发展,则是芝商所(CME Group)继铜期货取得成功之后,再推镍合约。
芝商所拒绝发表评论。
虽然芝商所也推出过铝、锌和铅合约,但目前为止这些合约都未成气候。
CME期铜表现强劲,因为合约采用传统的月度结算日期,便于对冲基金和投机客使用,这类投资者通常将铜作为全球经济指标。
相比之下,LME三个月期货合约为连续的合约,每日都有交割,持仓三个月内的,任何一个交易日均可要求交割,以便于矿商和工业用户对冲实物交付。
尽管LME目前遭遇一些问题,但这种以实物为基础的特色,将使LME作为全球指标的地位很难被取代。
“我不认为LME会轻易被取代,”伦敦的一位中国行业人士说。“我知道很多人感到失望和愤怒,但我认为仍存在支持LME的强烈理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