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防疫重要性暂居稳增长之上 打击中国经济亦将损害资本信心
路透北京3月31日 - 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稳增长,让中国陷入“两难”境地。“动态清零”的指挥棒不变,意味着如有必要政府愿意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但短期内防疫的重要性被置于增长之上,不仅打击中国经济,亦将伤及本已脆弱的资本市场信心。
3月以来以深圳、东莞、长春、上海等多地散发的这轮疫情,当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武汉爆发之后,最严重的一波本土疫情。地方政府再度收紧管控限制措施,对全国经济运行包括生产端、需求端、供应链等带来了全方位冲击。
“并不令人吃惊,疫情散发引起的种种封控,对经济肯定有冲击。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发力稳增长,这是个两难,”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称。
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首席经济师丁爽也称,稳增长是最重要的,但很多地方至少短期内防疫占据了首要位置 ,这是临时的做法还是全年都会这样?如果yes,必然影响到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对于增长的预期也会减弱。
“现在疫情防控是主要的担忧,”他表示,金融委会议之后,并没有更多具体的措施出来,可能让市场信心受到影响,目前投资者一方面关注货币政策后续是否会放松,另一方面关注疫情防控是不是全年都会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也称,金融委喊话之后,目前国内股市仍在弱势盘整,表明预期已经很低迷了。3月宏观数据出来后恐怕会加剧对经济的担忧,导致预期进一步恶化。
中国股市3月以来跌势加剧,随后金融最高决策层打破沉默,发出维稳最强音,但此后市场对于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调降的预期却相继落空。沪深股市也在短暂暴涨后再度向下,近日引发对二次探底的讨论。
“政策底和市场底、经济底还有一段距离 ,一季度经济还是探底的过程,乐观的话二季度能企稳就不错了,”王军称。
**短期防疫的重要性被置于增长之上**
尽管中国新冠新版诊疗方案决定对病例实行分类收治,并将出院后“14天隔离”压缩至7天居家监测,还修订了全员核酸实施指南,将“全员”修改为“区域”,强调核酸检测不能大水漫灌、“一刀切”,预示着伴随着抗疫进入新阶段,抗疫模式也在逐渐微调中。
但现实中操作却是知易行难,尤其是在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的最高指挥棒下,更具传染力的奥密克戎令战战兢兢的地方政府再度收紧了管控限制措施。
“短期看,至少在本轮疫情结束之前,各地的封控很难有根本的调整,”王军称。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称,考虑到迄今为止的防疫政策比较有效、人口基数较大、医疗保健设施相对落后,预计短期内政府将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通过地方性的封锁、大规模新冠检测和隔离来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增病例。
“尽管更长时间的防疫限制措施可能会更多地拖累经济活动、给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带来更大压力,但我们认为现阶段政府将把防疫的重要性置于增长之上,”她认为,朝前看,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提升和可用治疗方法增多或将推动防疫限制政策逐步放松。
**经济面临更多下行风险**
中国今年1-2月工业、投资和消费数据全线超预期,同比分别增长7.5%、12.2%和6.7%,涨幅几乎均为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的两倍左右。但这种超靓走势3月在疫情冲击下,料嘎然而止。
宏观经济前瞻指标--3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经降至五个月低点49.5。3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亦降至46.7。从行业看,当月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商务活动指数均下降20个点以上。
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预计,受全国范围内封控升级和社交距离限制举措等影响,4月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料进一步回落,并预计3月工业、出口、消费同比增速将大幅放缓至4.5%、14.1%和0.9%,1-3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降至5.5%。
“我们的增长预测面临的风险主要偏向下行--如果疫情限制更紧和持续时间更长,今年的GDP增速或放缓至4%,”汪涛指出。
王军也指出,和去年相比,一方面需求收缩在继续,另一方面供给冲击今年出现了新情况,去年仅仅是能源短缺,今年还面临俄乌冲突带来农产品、化肥等价格上涨的新情况,今年供给端带来的输入型压力会更大。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经济形势的最新判断是,“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发展面临新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要求则是“咬定目标不放松,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具体落点仍是加快专项债发行、提振基础设施投资。
但丁爽的疑问是,官方PMI数据显示建筑业景气度还不错,问题是现在项目有、钱有、地方也有动力促进投资,“但疫情防控导致人员不能流动、无法到岗,就是个难题。”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逆势小升至58.1,主要是受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行3个、1个点带动,新订单、从业人员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分别下降3.9个、5.7个、5.7个百分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