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措施致香港内外难通 港区人大政协也心焦 促特首订路线图
香港抗疫措施严苛以致国际官商不满,欧盟及其他国家驻港化表曾促请港府交代「开关」路线图和时间表,原来不少港区中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有类似苦水和要求,当中不少人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网上会谈中表示,香港现时既不能与中国内地通关,又不能通外国,令商界慨叹,促靖港府尽快让业界看到对外、对内开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以便作好部署。
超过六十名港区人大、政协及中国全国性团体代表,昨(28日)与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举行网上会议,当中十五人有发言,是人大政协在过去一年内第三次与主要问责官员举行会议。之前两次分别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向人大政协解释新选举制度,以及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聆听人大政协对财政预算案意见。北京过往为免在香港出现「两个权力中心」,港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香港十分低调,既没有办公室,亦不会与港府官员正式交流,但自中国近年加强对香港管控后,人大政协与官员开始正式会晤。
据组织是次会议的人大兼立法会议员陈勇昨天会后发出的新闻稿,多位与会者关注,香港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体系,如何在疫情中力保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免出现人才和资金外流。他们指出,商界及中小企慨叹近年「既不能到外国营商,又回不了(中国)内地及大湾区发展」,期望港府尽快让业界看到对外、对内开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以北京原拟让香港在本年1月9日与内地有限度通关前的12月为例,当时香港每天单日新增个案几乎都是单位数,部分日子更是「零感染」,但12月底起出现双位数,并爆发第五波疫情,通关顿成泡影;《明报》报道一名与会者引述林郑月娥称,若以当时的通关标准,短期内难望与中国内地通关,呼吁人大政协向中国政府反映通关对香港的重要性。
香港进退两难之处是,在与中国通关无望之际,又要收紧对外的国际联系,以达到争取通关的「清零」政策,确保做到「外防输入」,令香港出现「半封城」的「内外难通」状态。欧洲商会的调查显示,面对香港的抗疫措施,有近半受访企业会在一年内全部或局部撤离香港。在外界压力和香港疫情略为回稳的情况下,港府宣布,由本周五起解除针对英美加等九国的地区禁飞令。有与会者引述林郑月娥称,明白外商关注,未来会做些事以应对其关注,但没有透露达情。另外,据了解,有商界与会者表示,若短期内无法与中国内地通关,港府应先寻求对外开放,否则经济难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