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靜態管理”的上海和瑟瑟發抖的北京

不准出入 :上海的大部分區域都已經被封控了一月有餘,居民小區的門口往往由防疫志願人員持續把守。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比如運送食品等基本物資、居民需要出門接受核酸檢測、有人突發急症時,沉重的鐵門才會開啓。

居家禁足:根據當前的規定,只有在整棟居民樓數十戶乃至上百戶連續14天未出現陽性病例的情況下,居民才被允許下樓在小區内自由活動。只有在整個街道片區連續14天未出現感染病例的情況下,民衆才被允許在劃定為“防範區”的街區内活動。但是這樣的片區目前並不占多數。

筋疲力竭 :衛生部門的職員、各級醫院的醫護、防疫部門的專家、居民小區的志願者都在綿延數周的“全域靜態管理”中疲憊不堪,許多人爲了免去穿脫防護服的麻煩,甚至連續六七個小時不上厠所。圖爲黃浦區的一組衛生部門職員準備噴灑消毒劑。

擁擠不堪 :上海每天都新增上萬乃至超過兩萬起病例,當局修建“方艙醫院”臨時隔離點的速度明顯跟不上疫情發展勢頭,不斷有親歷者抱怨倉促趕工的方艙醫院居住條件惡劣的消息。隔離點醫護人員緊缺也是一大難題,甚至曾傳出“活蹦亂跳的無症狀感染者現場搶救筋疲力竭暈倒的護士”的影片。

牽連全球 :上海疫情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這座城市本身。由於物流受阻,上海港的貨物轉運出現了嚴重積壓,周轉速度明顯降低。卡車司機難以往返内陸和上海之間,積壓的貨物更是導致了大量國際貨輪無法靠港,只能在東海上徘徊。

北京搶購 :上海“全域靜態管理”后,最為民衆所詬病的一點就是食品等基本民生物資供應緊張。許多人指責政府前期決策不透明,在封城前一天還在承諾“上海不會封城”。在這一背景下,北京剛剛出現幾十人規模的小型奧密克戎疫情,就引發了民衆的搶購囤貨潮。

首都封城? :由於北京的疫情“已經隱匿傳播了一個星期”,防疫當局已經封控了朝陽等城區,以便對民衆進行核酸篩查。官方喉舌《環球時報》前主編胡錫進評論稱,北京絕不能走到“全域靜態管理”那一步。不過,官員們並沒有承諾首都絕不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