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T11:58:48.649Z
图为4月15日的上海集装箱码头。这里的转运物流因为疫情受到了严重影响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媒《华尔街日报》4月26日援引知情人士称,在过去几周的会议上,习近平向一些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高层官员表示,确保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很重要,要显示出中国的体制优越性,保证中国2022年的GDP增速超过美国。

报导引述知情人士说,为响应习近平提振经济的号召,中国政府部门正讨论加快大型基建项目建设的计划,讨论内容还包括刺激消费的计划。

知情人士还向《华尔街日报》透露,中国官员正提议与外国投资者和企业举行会议,“以安抚那些因中国政府整顿民营领域而感到不安的投资者和企业”。此外,中国政府也在扭转房地产等其他行业的政策,以提振经济,例如放松购房限制、推迟房地产税的实施计划。

美国经济增速20年来首次超过中国

2021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美国经济同比增长5.5%,增速超过中国该季度的4%。美国总统拜登当时表示,这是20年来美国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中国。

2021年最后一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速超过中国。美国总统拜登当时表示,这是20年来首次

根据美国商务部1月底公布的数字,美国2021年全年GDP增长5.7%,这是近40年来的最快增速。总统拜登当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要让这一势头继续下去。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2021年全年GDP增长8.1%,但在第四季度走低。

2022年3月,中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今年GDP增长目标5.5%左右。该数字处于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但仍然高于主要国际经济机构的预测。

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4月19日刊文称,“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投行们纷纷下调预期

经济学家郎咸平4月26日发微博写道,“经济发展,不是靠意志和决心,而是要用真实数据说话”,指出目前东南亚等国外贸快速复苏,越南3月份出口量超过深圳、接近广东全省。目前这条微博已被删除。

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高出去年第四季度0.8个百分点,也略高于市场预期,但是低于中国2022年GDP增长5.5%左右的目标。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当时表示,今年3月份以来,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影响持续,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专家们也基本一致认为,中国动态清零的抗疫政策将严重拖累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主要是在1月和2月实现的,3月开始疲软现象明显。

据美媒CNBC4月26日报导,多家投行近日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其中一家投行(野村证券)认为,中国2022年的GDP增长将低于4%。

实现不了5.5%的增长目标仍有望超美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中国项目负责人洛夫利(Mary Lovely)在4月18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出现了“真正的危险迹象”,甚至可能在第二季度陷入停滞。洛夫利表示,消费和出口外贸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驱动力,而现在这两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危险信号”,她说,今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可能会明显低于政府设定的5.5%的增长目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1月预测中国2022年GDP增长4.8%。在4月19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将中国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再度下调至4.4%。这个数字远低于年初北京设下的5.5%目标。下调主因是中国抗疫采取强硬的清零政策、广泛封控影响经济活动,再加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加剧对中国的压力。

不过根据IMF的预测,如果中国经济增速能够达到4.4%,应仍能超过美国经济的增速。IMF在4月这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同样下调了对美国2022年的经济前景预期,从1月的4%下调至3.7%。

政治意味浓厚的2022

对于中国而言,2022年是政治意味浓厚的一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预计在秋天的二十大上寻求第三任期。分析人士认为,在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一年,中国很难容忍增长目标和防疫政策的失败。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预计在秋天的二十大上寻求第三任期。分析人士认为,2022年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一年

中国一些地区目前正在经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严格的防疫限制,这给交通、住宿和餐饮等行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也拖累消费情绪。

据路透社4月27日报导,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28个发布了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截至周二,吉林、新疆和西藏还没有公布其数据。中国地方的经济数据显示,在中国主要沿海经济重镇,第一季度的零售额在疫情影响下表现得尤为疲软,第二季度的消费预计将进一步低迷。

在上海,零售额第一季度同比下降了3.8%,人们普遍预计,在上海4月经历长时间封城后,第二季度的影响将尤为严重。

在第一季度收到新冠冲击的港口城市天津,零售额收缩了3.9%。

不过,也并非只有黯淡的预测。中国政府网在4月21日发布“央视网”文章称,“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稳健前行”,官媒《环球时报》英文网也在19日发布报道称,IMF下调增长前景,“并未反映中国经济的充分韧性”,表示中国今年需要应对更多挑战, “但情况远没有一些西方媒体夸大描述的那么严重。”

路透社报导称,英国经济研究咨询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在周二(4月26日)表示,只要新的疫情得到控制,中国经济“合理的复苏”仍然是可能的。

删除了上文4月26日那条微博的经济学家郎咸平,也在当天再次发微博说:“国内经济加速探底叠加海外流动性剧烈收缩,二季度也许是内外交集最严峻的时期。此后若疫情削弱,稳增长进一步体现,资本流出压力或将缓解。”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相关图集:2021年中国这些行业最不好过

传统制造业:在新冠疫情爆发前,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制造业就已多年面对利润下降、生产成本攀升等问题。2020年以来,疫情的反反复复导致生产链断裂,人工、物流成本又进一步大幅增加。此外,政府在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爆发局部疫情、原材料断供、限电等不可预测因素都会迫使企业停工。
互联网行业:去年以来,中国政府对本国互联网科技巨头加大了监管力度。今年以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滴滴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受到反垄断调查。4月,阿里巴巴因禁止平台内商家在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店的"二选一"行为,遭罚182亿人民币。这张罚单也创下中国反垄断罚款迄今为止的记录。
数据安全成大事:过去多年中国对互联网企业放任发展的政策走到了尽头。政府也明确传达出不乐见科技企业赴海外上市的信号。今年7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宣布对在美国上市的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致使该公司股票市值蒸发三分之一。据美联社报道,今年阿里巴巴、腾讯、滴滴和其他科技巨头的总市值已减少了1.3万亿美元。
社交媒体、娱乐平台:腾讯、快手、微博和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因为传播色情信息等指控被罚款。腾讯音乐被责令解除与供应商的独家版权合作。 政府还发布新规限制青少年电子游戏的时间,使电玩行业受到冲击。以社交、游戏为重心的腾讯自今年2月中旬股价创下历史新高以来,市值蒸发超过2.24万亿元(3471.3亿美元)。
房地产行业 :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 “房住不炒” 的口号下,北京开始采取实质性措施抑制房地产市场的畸形扩张。中央政府今年开始对房地产企业实施限制融资的“三条红线”,要求房企压缩负债。这导致以恒大为代表的一批地产开发商陷入巨大的债务危机。今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明显降温,房产中介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
旅游业: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人不仅出国变得很难,跨省市旅行都会面临意想不到的风险。一旦出现阳性检测结果,整个城市甚至地区都会被封,游客被困、滞留。因此多数中国人放弃了旅游计划。公园景点、旅行社、客运、酒店等行业的复苏一再受到打击。
餐饮业:餐饮业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2020年初疫情爆发后全国封禁的那几个月,餐饮业经历了最惨淡的时刻。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恢复,本地消费者回归。但人们的就餐和社交习惯发生了改变,食品价格、经营成本在上升。经历了倒闭潮之后,餐饮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似乎没有下降。在全球拥有近1600家门店的火锅连锁餐厅海底捞11月宣布,今年共将关闭近300家门店。
航空业:航空公司也是受疫情影响损失最惨重的行业之一。无论是几乎陷入停顿的国际航线还是惨淡经营国内航线,大部分航空公司处于亏损状态。由于中国的民航企业大部分为国企,因此除海航破产重组外,并无其它航空公司倒闭。
教培行业:今年7月,中国政府推出“双减”政策整顿教培行业:严禁教培机构资本化运作,规定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这被视为宣告教培行业的“死刑”。教培领军企业新东方和好未来的股价,分别暴跌超过80%和90%。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校外培训机构有超过7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他们其中的一部分已经或面临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