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2022 - 15:58

为完成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控制住疫情,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紧迫性正在增加。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一季度(总第96次)例会于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效实施宏观政策,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努力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会议指出,当前国外疫情持续,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疫情发生频次有所增多,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实施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会议指出,要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加强预期管理,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分析师认为,为完成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控制住疫情,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紧迫性正在增加。

路透社报导,高盛经济研究分析说:随着地方新冠疫情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加大,以及决策者坚持全年目标,我们认为需要更多政策支持的紧迫性增加了。我们预计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并继续预计进一步的货币政策宽松,包括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分析认为:展望4月,受当前中国国内疫情与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实体经济运行受到扰动,货币政策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进一步货币政策宽松似乎合情合理。虽然年初以来中美利差的收窄表面上成为了货币政策宽松的制约因素,但当前偏强的人民币汇率某种意义上可以起到“宽松缓冲器”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下调政策利率并非是“唯一选择”,从中国央行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表态来看,“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以及“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都是压降社会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