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當局在第五波疫情下放寬「補充勞工計劃」3個月,並在3月1日作出通告,截至本月1日,勞工處已接獲415宗申請,批准了364宗,涉及2054名輸入護理員。

羅致光在網誌提到,社會福利界討論院舍人手不足的問題已多年,過去五年透過「補充勞工計劃」在私營安老院工作的輸入護理員數目,每年由2500多人至2800多人不等,但受到現時輸入勞工比例的限制,仍是出現人手不足。

他表示,現時約45000人的院舍照顧行業,有近2成,即1.1萬名工作人員的職位空缺,當中已不計算私營院舍已輸入的護理員人手。他認為,本地整體基層勞動人口不斷下降,安老行業人手需求不斷增加,單靠本地勞工,基本上沒有可能滿足現在及未來的需求。

羅致光指出,在短中期輸入內地勞工甚或外地勞工,是不可或缺的方法。長遠而言,則要改善院舍服務的環境、加強培訓與改善職業階梯、改善護理工作的形象、引入及更廣泛使用樂齡科技等。當局希望近月短期加入護理員行列的人士,日後會留在安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