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和幼稚園在復活節假期後分階段恢復半日面授課堂,教職員和學生須每日接受快速抗原測試及結果呈陰性。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主席潘少鳳表示,希望幼稚園高班學生率先復課,因為過去兩、三年面授課時間不多,加上要準備升小學。

潘少鳳表示,如果家長每日為幼童採樣可能有困難,因為部分兒童比較敏感和引起情緒,可能影響檢測準確度,日前已經向教育局反映,希望增加深喉唾液核酸檢測的選項。

潘少鳳認為,疫苗接種與復課沒有掛鈎,但與留校照顧掛鈎,很多全日制或長全日制幼稚園的學生需要留校照顧,有關安排增加基層家庭、雙職家庭壓力,剝奪相關學童被照顧的權利。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胡艷芬表示,復課初期每日要接受快測是可以理解,能讓學生和家長有更大信心,未來在執行時傾向以「信任模式」,讓家長在子女手冊上申報陰性結果和簽署核實。

胡艷芬認為,整體陽性比例達到5%才研究是否停課是可以接受,因為以往只要出現1宗個案就要停課3日是太苛刻。她建議,當局可再增加學生打針的誘因,例如接種兩劑疫苗的學生,每星期快測的次數可以寬減至只是做1、2次。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表示,基層家庭在疫情下經濟負擔加重,當局可考慮向領取學生資助的學生、綜援家庭學生、學校清潔工人和校工等派發快速檢測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