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北京18日電)中國的應屆畢業生今年面臨史上最艱難的求職環境,除了經濟形勢不佳、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1000萬大關之外,受到疫情封控影響,也有上海的大學黨委書記帶著學生上直播推介工作。

相較於台灣,中國大陸的大學生向來有提早找工作的傳統。6月畢業的學生,通常前一年9月就開始找工作,然後在1月簽約,並利用距離畢業前的4、5個月時間到單位實習。每年9、10月的「秋招」(秋季招聘)和3、4月的「春招」是應屆畢業生的重頭戲,但秋招更受重視。

一名工作了3年,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士學歷的女性告訴中央社記者,上海封控完全打亂了她的計畫。她打算今年底要報考研究所,讓自己轉換職場跑道更有競爭力;在此之前,她原訂4月中旬先參加上海事業單位的招考,考上就進入博物館工作,考不上就利用此後7、8個月的時間,天天上圖書館準備考研。

結果上海封控,有3個月時間生活無法正常。上海事業單位的招考日期到現在都是「待定」,她為了應考所購買的書籍也因為快遞暫停無法寄送,這些壓縮了她準備年底考研究所的時間,也讓她更沒有信心。「大家都知道工作不好找,所以大二、大三的學生都想考研。」

無論是想找工作還是考研究所的人,今年他們都面臨龐大壓力。

根據中國教育部,今年大學畢業生(包括大學、碩士、博士畢業生)預計1076萬人,比2021年增加167萬人,規模首次突破1000萬人。

去年中國政府強力監管補教、網路平台、遊戲等多個行業,個別行業失業人數增加;今年各地不時封控,許多中小企業關門倒閉,社會新鮮人想找工作更難。

中國青年網報導,華東師範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碩士應屆生吳紅霞說,生物類專業的畢業生以往都喜歡去藥廠做研發,這些企業薪資高、工作環境好。但今年的形勢明顯不同,很多同學像她一樣,把「當生物老師」列入了重要求職領域,有的甚至被錄取為教師後拒絕了藥企的邀約。

她說,「畢竟經歷了兩個多月的疫情封控了。我們發現,當老師疫情期間還能有工資拿,去企業可就不一定了。有的小微企業有可能疫情結束就倒閉了。」

中國的大學看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為了突破封控限制,報導說,上海海洋大學黨委書記王宏舟從3月底開始,每場帶著數十名畢業生亮相直播間,通過B站、抖音等向企業推介學生。這樣的直播,直到5月初他進行了12場次。

人力銀行業者先前公布的數據也能反應今年求職形勢不佳。中新網報導,智聯招聘4月26日發布的「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截至4月中旬,求職應屆畢業生中有46.7%「求職成功」;38.1%獲得1至3個工作邀約;但真正簽約的只有15.4%。

此外,已簽約畢業生平均簽約月薪為人民幣6507元(約新台幣2萬8630元),較2021年的7395元下降約12%;簽約月薪達10000元人民幣及以上的占比10.7%,較去年減少約8.5%。(編輯:)1110518